您的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正文

如何去除手机“瘾”患

2023-09-18 10:26 作者: 王聪涵 来源: 48579 次阅读

既然手机成瘾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正视手机成瘾的问题。如何远离并戒除手机成瘾?这要根据不同状态区别对待。

一般情况,多数手机使用者并没有成瘾,只是对玩手机特别喜欢罢了。玩手机过度,就容易上瘾。所以说喜欢玩手机的人,可视为手机成瘾的潜在人群。为了避免由过度喜欢发展成瘾,手机用户需要有意识地用体育锻炼、琴棋书画等爱好来替代玩手机的爱好,制订合理玩手机的计划,不让手机成为每天的耗时大户,这样可以避免从喜欢手机发展成手机成瘾。

有一部分手机用户存在着轻度成瘾的症状:对手机有依赖,一旦没有信号或是其他原因不能用手机上网时,就容易感觉烦躁无聊,无所事事,有手机可玩时才能平静下来。手机轻度上瘾的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戒除的,只要这些人有三天五天不玩手机的意志,那么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可明显降低。当拥有了不玩手机“不过如此”的经历之后,大脑就会通过释放多巴胺,奖励你成功地远离手机的行为,让你感受到戒除的愉悦。然后,你再远离手机三五天,大脑会继续释放多巴胺奖励你,让你把戒瘾的行动坚持到底。只要意志坚定,戒除手机成瘾并非难事。

深度成瘾者一旦没有手机可玩,行为表现就有点儿吓人了:人会变得暴躁,不可理喻,寝食难安,血压升高,情绪不稳,易哭易闹……手机深度成瘾者,单凭个人意志是无法戒除瘾症的。这时需要医学疗法介入:可给深度成瘾者注射多巴胺阻断剂,目的是让其在玩手机的时候体会不到多巴胺带来的快感,反而会心生厌恶感。这样,玩手机就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成瘾者就不再想玩手机。可是,通过注射多巴胺阻断剂的方法,并不能真正戒除手机成瘾症,因为中止注射后,手机成隐者再看到手机,立即又会成瘾如初。所以,告诫每一个手机用户,玩手机要有度,如果成了深度成瘾者,那可能会无药可救了!爱惜生命,少玩手机,远离瘾症……

【科学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医生给伤员做手术时,麻醉药吗啡紧缺。后来德国科学家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造出美沙酮,用它来替代紧缺的吗啡。美沙酮起初是麻醉药物,可是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它具有治疗海洛因成瘾的新药效,于是被当成了戒毒药剂注射给毒瘾者。可事实上,人体对美沙酮同样会成瘾。药物戒瘾并非上策,往往让人在戒除了旧瘾时又生新瘾,所以说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无瘾”。 

【趣味链接】

法国一位男子正在打电话,当他准备挂掉电话,收起手机时,一个恐怖分子站在几米外向他开枪。幸运的是手机替他抵挡住了子弹,救了他的命。这名男子当时在法兰西体育场外获救。受访时他说:“这是我的手机,它抵挡了子弹袭击,救了我的命,要不然我的脑袋可能已经被打碎了!”看来,手机用得好是可以救命的呢!

初审:彭常凤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心理健康科普进社区,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