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首页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更多
》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好种子带“证明” 我国首批认证种子上市
记者今天从国家认监委了解到,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获得认证、包装袋上带有“中国种子认证”标志的农作物种子正陆续进入市场。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已有32个企业的4类作物(玉米、水稻、大豆、高粱)、40个品种的种子获得认证,种子总量1104.5万公斤。△我国的农作物种子认证标志 种子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种子认证的核心是做好全程质量控制,保证最终生产的种子符合高标准要求。同时,推行种子认证也是为了充分发挥质量认证“体检证”“信用证”作用,让广大农民在选购种子时,只要认准“中国种子认证”购买到让人放心的“好种子”,就可以购买到让人放心的“好种子”。 ...
2025-04-02 06:27:42
AI医疗现状调查:“生病了问AI”,出错了怎么办?
今年3月,一名“95后”新手家长面对孩子反复咳嗽发热的症状,在手机端用AI问诊判定孩子为“普通呼吸道感染”,并参考网络建议居家用药,致病情延误。最终,孩子被医院确诊为病毒感染肺炎。医生指出AI问诊存在一定风险,应以专业医疗意见为准。 此事引发网络热议。AI癌症早筛、AI肺结核诊断、AI手术机器人、AI导诊机器人……近年来,AI技术已在门诊导诊、临床辅助诊断、疾病管理等环节广泛应用,尤其是今年年初DeepSeek的问世,更是掀起了一股“生病了问AI”的热潮。但也有不少人反映,AI医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靠谱,看错病、看不出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AI医疗,舆论场也涌现出更多的追问,比如:AI医疗是...
2025-04-02 06:27:35
我国科学家牵头成功构建近全球地表太阳辐射高精度监测系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胡斯勒图研究员和石崇研究员等,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日本东海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法国里尔大学、英国气象局等中外机构科学家,率先构建了基于国际上最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的多星组网地表太阳辐射观测(GSNO)系统,建立了多源异构卫星观测遥感模型,实现了近全球尺度地表太阳辐射最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能力,并同步提升探测精度。这项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创新》(The Innovation)上发表。 地表太阳辐射是指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组分(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
2025-04-02 06:27:29
12英寸碳化硅衬底实现激光剥离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与传统硅材料相比,碳化硅具有禁带宽度大、熔点高、热导率高等优点,能够在高温、高电压条件下稳定工作,已成为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升级的关键材料,其应用能够进一步推动了电动汽车、光伏发电、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变革。然而,碳化硅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加工一直面临巨大挑战。传统切割方法犹如“锯木”,不仅效率低,损耗严重,还容易导致材料衬底翘曲,极大地限制了碳化硅的大规模应用。凭借西湖大学仇旻团队在光电领域长期研发积累的技术优势,西湖仪器成功开发出一套全新的碳化硅激光剥离...
2025-04-02 06:27:02
首款自发声动态变形OLED面板问世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团队开发出了世界上首款能自由改变形状的自发声智能手机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其超薄、柔软,变形完全通过电信号实现。该突破为多个行业的下一代智能显示器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新一期《npj柔性电子学》上。显示器行业正迅速向柔性技术(如可弯曲、折叠、卷曲和拉伸)发展,但现有技术大多依赖于机械结构(例如铰链、滑块或电动臂)来实现形状调整。这些方法往往导致设备厚度增加、重量上升以及设计受限,这对于追求紧凑性和优雅性的智能手机和可穿戴电子产品来说尤为不利。此外,为了提供沉浸式用户体验,当前设备还需要单独的扬声器模块,这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和体积。因此,如何将形状适应性与...
2025-04-02 06:26:57
微型磁控机器人可模拟外科医生灵巧动作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加拿大病童医院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套微型神经外科机器人。该磁控机器人直径约3毫米,可模拟外科医生灵巧动作,精准夹持、拉动和切割身体组织,为侵入性更小的脑部手术提供了新工具。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近日出版的《科学·机器人》杂志。 传统脑部手术通常需要医生切开部分颅骨以暴露病灶,不仅创伤大、风险高,术后恢复周期也长。最新面世的微型磁控机器人为侵入性较小的脑部锁孔手术(通过小切口进行的外科手术)提供了新途径,有望大幅减轻手术创伤。 医学界使用直径为8毫米的机器人在人体其他部位进行锁孔手术已有几十年历史,但研制出一款直径小于3毫米的神经外科机器人始终面临瓶颈。这是因为目前的机器人手术工...
2025-04-02 06:26:51
首页
上一页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下一页
末页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
让地球科学种子在春日里生根发芽
2025-04-29
怀化市在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2025-04-29
衡阳参赛队在第46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2025-04-29
邵阳市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实验秀进校园展演活动
2025-04-29
第二届“邵阳市人才日”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邵阳行活动举行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