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9起湖南省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涵盖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就业、就医、人身财产权等多个领域,涉及优质诉讼服务、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公益诉讼、矛盾多元化解等多种权益保护形式。
针对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影响视障人士用药安全,省检察院通过办理专案,推动药企将药品说明书改造为大字版、盲文版、语音版等无障碍版本。这一案例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长沙天心法院严格落实对残疾人的关怀要求,充分尊重其无障碍诉讼需求,打造无障碍示范法院并获得国家首批无障碍环境认证。张家界检察院通过与人大代表、政府职能部门、残联组织等协作,推动景区、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全面整改,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营造了良好的融合环境。
在残疾人就业等领域,长沙文某等11名聋哑人追索劳动报酬案中,援助律师发挥专业优势,创新采取“仲裁+调解”的维权模式,有效促成双方和解,较好维护了残疾人的劳动者权益。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全省司法机关协同发力,构建起“法院+检察+司法行政+残联”的立体化权益保障体系,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助力残疾人友好型省份建设。
目前,我省119家法院设置了无障碍通道,129家法院设置了残疾人绿色服务窗口。全省140家法律援助机构均已开通残疾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审查、指派。全省超90%的法律援助机构已完成无障碍通道建设或改造,工作人员可以帮助书写困难的残疾人填写法律援助申请材料,并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
2024年,全省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1721件,为残疾人支付律师等代理法律服务费用近260万元,案件回访满意率达95%以上。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