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4月1日上午8时,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随着校长谭芳裕一声口令,300多名师生列队出发,步行前往17公里外的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这里的116名革命烈士。这是该校连续第八年开展“徒步将军路”主题活动。
晨光中,队伍如一条红色长龙蜿蜒前行,穿过田野,跨过大桥,翻越青山,鲜艳的红旗与以将军名字命名的班旗交相辉映,“谭家述中将一营”“周则盛少将二营”等班旗标识格外醒目。“敢为人先,勇于追求,乐于奉献”的口号声在上空回荡。队伍行至舲舫乡中洲村谭善和将军故居时,全体师生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齐声朗诵《七律•长征》,激昂的声音与山林涛声交织,回荡在山水之间。
上午 11 时许,队伍抵达目的地,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少先队员敬献花篮,老党员教师深情讲述革命英烈故事。“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以英烈为楷模,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同学们的铮铮誓言响彻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
据悉,该校自2018 年首次开展“徒步将军路”活动以来,从未中断。每年清明前夕,师生们都会徒步近5小时前往烈士陵园。该县人武部、舲舫乡人武部与学校结为军地共建单位,每年的“徒步将军路”活动,当地的退役军人和基干民兵担任护航任务。家长志愿者则自发组成“后勤保障队”,用行动支持孩子们完成这场“新长征路”。
“在行走中上好思政课,用脚步丈量红色之路,活动不仅磨炼了同学们的意志,锻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国拥军的种子。”该校校长谭芳裕介绍,这项活动已形成“三位一体”教育体系:课前研读《将军故里 红色摇篮》教材,课中开展“寻找红军足迹”研学,课后完成“红色印记”主题创作。学生们用画笔记录行军见闻,用作文讲述英烈故事,30 余名“将军文化解说员”则承担了学校国防教育室和将军文化的宣讲人。
该校五年级学生谭佳欣在作文中写道:“原来课本上的英雄,就出生在我的家乡。走了这么远,脚磨出了泡,但心里亮堂堂的。”
初审:汪 杨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