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李昊帮团队、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刘玉峰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杨青教授团队相关专家联合开展的武雪山羊首次超数排卵与冷冻保存试验,在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技术体系湘东试验站示范基地——浏阳市浏安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取得圆满成功。试验以武雪山羊母羊为供体,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及胚胎冷冻技术,平均每只羊采集并保存卵母细胞8枚,共获得可用胚胎5枚,圆满完成预定目标。
武雪山羊原产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来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20世纪末以来,受市场需求变化、土地政策调整及农村人口外流等因素影响,武雪山羊存栏量大幅下降。全国第三次畜禽资源普查(2021年)数据显示,其种群数量已从第二次普查(1981年)的58万余只锐减至不足2万只,品种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021年,湘西自治州在全国第三次畜禽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武雪山羊的保种现状及存在问题,印发《湘西自治州“产业就业富民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2023年,该州授权龙山县浩瑞牧业有限公司选址建设武雪山羊保种场,并积极联合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共同开展武雪山羊种群登记与畜禽新资源申报工作。2024年,武雪山羊通过国家审定,正式列入国家畜禽资源品种名录,标志着品种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
然而,仅靠保种场活体保种,易受疫病、经营风险等因素制约。目前,我国畜禽资源保护除活体保种外,还包括精液、卵母细胞及胚胎等遗传物质的保存。其中,超数排卵技术通过注射外源激素诱导母畜同时排出多个卵细胞,并结合人工授精获取多个胚胎,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珍稀畜禽品种的保护与快速扩繁。
专家介绍,课题组将综合运用精液冷冻、超数排卵、胚胎移植及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繁殖技术,建立健全武雪山羊品种保护技术体系,在武雪山羊遗传种质资源库建立、种质性状挖掘等方面持续发力,拓展种质资源保护新方法,不断提高武雪山羊保种育种水平,为武雪山羊品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