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正是野菜蓬勃生长的好时节。田间地头的荠菜、马兰头、蒲公英等野菜,凭借鲜嫩的口感以及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吸引众人前往采摘或购买尝鲜。
然而,野菜种类繁多,有些看似普通的植物可能含有剧毒,误食或中毒甚至致命。4月1日,记者从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获悉,该院近期已接诊了数名因食用野菜而就医的病患。清明时节,外出采摘机会增多,该院急诊急救中心首席专家黄艳提醒,采摘食用野菜要提高警惕,学会辨别野菜种类,若不慎中毒须及时就医。
吃了一盘“香葱”炒蛋,夫妻俩进了医院
近日,长沙市民杨女士和丈夫外出采野菜,采回来很多“野葱”。她把“野葱”清洗干净后做了一盘“香葱”炒蛋。谁知,吃完后夫妻俩都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
察觉到异样,杨女士夫妇赶忙带着剩余的“野葱”前往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经医生仔细辨认,这些所谓的“野葱”,其实是葱莲。
经过及时救治,杨女士夫妇现已无大碍。“葱莲和野葱太像了,我们根本没认出来。” 回想此事,夫妇俩仍心有余悸。
黄艳介绍说,葱莲是常见的观赏植物,但全株含有石蒜碱、伪石蒜碱等生物碱类毒素,误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甚至意识模糊等症状。
“双胞胎野菜”难以辨别,误食或致死
事实上,不少野菜与有毒植物长相极为相似,误采误食容易引发食物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除野葱和葱莲外,长沙市第四医院中毒门诊专家还列举了多组容易混淆的植物:水芹与毒芹、血皮菜与化儿草、香椿芽与漆树芽等。
▲葱莲叶片扁平实心,几乎无特殊气味;野葱叶片管状中空,具有浓烈的葱蒜辛香味。
▲毒芹顶端叶片较细长,边缘锯齿稀疏而尖锐;水芹顶端叶片为卵形或菱形,边缘锯齿较密而钝。
▲叶面颜色都是青面紫背,但化儿草的叶子比血皮菜更修长,其叶边上有卷齿。
这些极易混淆的植物中,毒芹内含毒芹碱,误食后会引发呕吐、腹泻、昏迷、四肢麻痹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误食化儿草会让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可能影响心脏、肝脏等器官功能;漆树芽含有漆酚等有毒物质,接触其汁液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症状,误食果实、叶子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危及生命等。
在野外采摘活动中,除了野菜常被误采误食外,诸如与金银花形态极为相似的钩吻,形似芋头的滴水观音,以及商陆等具有一定毒性的植物,也频繁成为误食事件的“主角”。
因此,采摘野菜时,切不可仅凭经验,以免误食有毒植物。
野菜不宜多吃,不慎中毒须催吐就医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部分野菜的蛋白质、维生素、总胡萝卜素及矿物质元素的含量高于栽培蔬菜。但是,野菜生长环境复杂,可能含有天然毒素。此外,生长在工业区、道路旁、田边的野菜还可能富集重金属及农药等污染物,不是所有野菜都是天然绿色食品。与之相比,现代农业种植的蔬菜不仅营养均衡,安全性也更有保障,消费者切勿盲目跟风追捧野菜。
长沙市第四医院中毒门诊专家建议,野菜适合偶尔尝鲜,不宜过量食用,避免摄入过多草酸、亚硝酸盐等物质。同时,食用野菜时要注意搭配,比如香椿嘌呤含量高,与高嘌呤食物大量同食可能诱发痛风;荠菜草酸含量高,与含钙丰富食物大量同食会增加患结石风险;马齿苋性寒,不宜与寒性食物大量同食。
须强调的是,孕妇、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要谨慎食用野菜。孕妇食用野菜,或影响胎儿发育;儿童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野菜中的有害物质耐受力低;老人消化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嫩芽并充分烹煮;慢性病患者要留意野菜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比如抗凝血药与富含维生素K的野菜同服,会降低药效。
一旦发生野菜误食中毒,应立即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大量饮水稀释毒素,并尽快就医。就医时,携带剩余野菜或呕吐物,方便医生鉴定,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