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你是否感到脾胃紊乱、睡眠障碍或情绪波动?3月20日,省卫生健康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春分篇”新闻发布会,多位中医专家提醒,春分养生对健康至关重要,既要把握“春生之机”,又需防范“春病之扰”。
养护脾胃宜饮食清淡,多吃本地应季之物
“藠头炒肉可醒脾开胃,香椿煎蛋能升发阳气,佐以春笋煨汤、紫苏煎茶,既承袭湘菜辛香特质,又暗合养生之道……”发布会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徐寅推荐了不少春分时节饮食调养之方。
春分时节肝气旺盛,容易克犯脾胃,加之湖南地区气候潮湿、民众喜食辛辣,易导致湿热困脾。徐寅建议,春分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当季可多用薏苡仁、芡实、茯苓等祛湿食材,辅以苏叶、薄荷等疏肝药材入膳;但需少吃油腻、高糖、重口味食物,避免食用腌制、难消化、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重油、重盐、重辣”的饮食习惯不仅刺激脾胃,还会增加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潘宏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优化烹饪方式、选择健康食用油、调整饮食习惯等方式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多用蒸、煮、炖,减少煎、炸、炒;优先使用茶籽油、菜籽油、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睡眠不足会长胖?可从四方面调理“春燥”
春季阳气升发,易出现头痛、头晕、血压升高、失眠等症状。湖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常务副院长、主任医师伍大华分析,气候与生理变化、情绪波动、生活规律改变、饮食不节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睡眠障碍。长期慢性失眠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认知、学习、记忆等方面的障碍。
如何调理睡眠障碍?伍大华建议从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节情志等4方面进行改善。通过使用遮光窗帘、降低噪音、选择舒适寝具等方式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聆听轻音乐或阅读纸质书籍放松身心,多食用莴笋、荠菜等蔬菜和莲子、百合、红枣等药食同源中药,同时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来舒解压力。
“睡眠不足或影响体重控制,建议每晚睡足7~9小时。”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营养师蔡华在介绍“体重管理”时强调,睡眠不足会导致瘦素水平下降、胃饥饿素水平上升,从而增加饥饿感和食欲,尤其是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春季儿童易发4类疾病,压力性肥胖需心理疏导
春分时节,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明显,儿童脏腑娇嫩,易受风邪、寒邪、湿邪等外邪侵袭。加上春季肝气旺盛,易克脾土,导致抵抗力下降,因此儿童易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过敏性疾病和情绪不稳定等4类疾病。
如何预防保护?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涤建议:要早睡早起,适当“春捂”保暖;饮食营养要有充足的蛋白质,多食蔬菜水果;适当加强运动,提升阳气;针对心理方面,要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疏导,注重亲子陪伴。
儿童肥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张涤在临床中发现儿童肥胖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增加心血管、内分泌、呼吸系统等疾病风险,还影响儿童身心发育。对此,他建议: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儿童肥胖危害的认识;保持日常饮食的营养均衡,纠正儿童挑食行为,避免高糖早餐和睡前进食,限制甜食及油炸食品的摄入量;同时,培养良好作息习惯,增加运动锻炼,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如果儿童学习任务重,压力增大,也容易形成压力性肥胖。此时应关注儿童心理状况,建议加强心理疏导,增加亲子陪伴时间。”张涤强调。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