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近期流感高发,99%以上是甲流感染 专家提醒: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

2025-01-23 17:05 作者: 汪杨 张维夏 来源: 5621 次阅读

近期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其中流感阳性检查率明显上升。1月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第52周流感监测周报显示(2024年12月23日至12月29日),南、北方省份检测到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占比99.6%。记者检索发现,自第48周(202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南、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合计占比达到99%以上。

“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最常见的流感类型,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对人类的威胁较大。甲型H1N1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会在人群中引发季节性流行。”1月6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医师彭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甲流主要以突发高热、头痛、肌痛、乏力起病,感染第二天到第三天反复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肌痛、乏力症状加剧,可有畏寒、寒战,常伴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咽干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以及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全身不适,不少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不适感。儿童罹患甲流后,比成人更易表现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或食欲不佳等。

须警惕的是,很多老年甲流患者,呼吸道症状并不典型,多表现为头晕、乏力、低烧等。新生儿可能没有上述症状,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甲流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容易引起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以及身体抵抗力较差者,出现高热等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就诊,千万不能硬扛,以免引发严重并发症;健康人群出现持续3天39℃以上高烧,或憋喘、呼吸急促、剧烈头痛、明显胸痛等症状,也须抓紧就医。”彭洋指出,患者确诊甲流后,越早用药效果越好,首次出现流感症状的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5天内用药有效。

彭洋介绍,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以及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等,是甲流有效治疗药物,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

记者走访长沙市内多家药店发现,随着流感感染人数增多,抗流感药物销量显著增长,尤其是玛巴洛沙韦更是“一盒难求”。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奥司他韦是抑制流感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扩散,可预防、治疗甲流和乙流,对普通感冒无效。玛巴洛沙韦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让体内不再病毒,可治疗甲流和乙流,无预防作用。”彭洋告诉记者,奥司他韦有不同剂型,包括胶囊、颗粒、混悬剂,需要每天服用两次、连吃5天;1岁以下婴幼儿仅限使用混悬剂,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全病程只需要给药一次,体重大于80公斤的成人单次剂量加倍。

彭洋表示,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都是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建议自行服药,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应优先考虑用药安全问题。

“甲流是病毒感染引起,使用抗菌药(抗生素等)是无效的,出现相关症状应去医院查抗原或核酸以确诊,不要自行使用抗菌药。”彭洋提醒,治疗甲流,抗病毒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对症治疗主要是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比如应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及止咳祛痰药物,但一定要根据药品说明书规范使用,切记有些复方感冒药是含有退烧药成分的。另外,甲流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不带病上班、上课,发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应尽快就诊。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初审:汪   杨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衡东花奇里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基地:解锁自然密码的奇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