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以促进资源节约和投入品减量使用、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多样、促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为重点,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据悉,近年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部分地区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等问题仍然存在。
《意见》明确,到2030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农业产地环境保护水平持续增强,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乡村生态振兴有效推进。到2035年,全国乡村生态振兴迈上新台阶,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在促进资源节约和投入品减量使用方面,《意见》提出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促进农业用水节约高效、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等3项重点任务。重点是要加强耕地管理、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推进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推进化肥控量增效、农药减施增效、地膜科学使用、饲料兽药使用减量增效。
在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意见》强调,加强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推进源头减量,推动就地就近科学还田,到203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还田利用、离田利用,到203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8%以上。加快农村生活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协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动建立生活有机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将易腐垃圾同农村厕所粪污协同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在推进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多样方面,《意见》提出,推动长江流域农业生态修复,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黄河流域农业生态保护,强化黄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升农业生态价值,推动农业节能降碳,创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在促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意见》提出,推行绿色循环,推进绿色循环技术采用、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生活有机联结循环。同时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