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今年5月疾病风险综合预报及防疫指数,防疫指数为Ⅱ级,较高(Ⅰ、Ⅱ、Ⅲ、Ⅳ分别指流行风险等级为高、较高、中、低),须重点关注犬伤、手足口病、野生蘑菇中毒、有毒植物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
犬伤
防疫指数:Ⅱ级(较高)
主要症状(以狂犬病为例):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
应对措施:1.为猫、狗接种疫苗;2.外出时使用牵引绳牵引犬只;3.被猫、狗抓伤或咬伤后立即清洗伤口;4.及时暴露后处置。
天气转热,猫、狗易烦躁冲动,抓咬伤人,我省进入犬伤高发期。被狗抓、咬,如何判断皮肤有无伤口?若有伤口,第一时间如何处理?应该到哪种医疗机构进行伤口处置?什么情况须接种狂犬疫苗、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怎么及时发现孩子被狗所伤?长按下面二维码,可查阅本报此前报道《被动物致伤须立即开展暴露后处置》《家长发现孩子存在可疑伤口须反复追问原因》。
手足口病
防疫指数:Ⅱ级(较高)
主要症状:手、足、口、臀部出现疱疹或斑丘疹,发热、咳嗽、口痛。
应对措施:1.高危人群接种疫苗;2.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3.避免接触病人;4.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5.定期清洁家庭环境,保持室内通风。
野生蘑菇中毒
防疫指数:Ⅱ级(较高)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精神亢奋、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有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
应对措施:1.不采不食野生蘑菇;2.不买不卖野生蘑菇;3.保留剩余蘑菇样品,以便鉴别品种,指导治疗;4.潜伏期大于6小时应转院到定点医院救治。
有毒植物性食源性疾病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心悸、头痛,惊厥、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等。
应对措施:1.不采不食野菜、野果,尝鲜应去正规市场购买;2.妥善贮存,合理烹饪,适量食用;3.不乱采类似药草的植物来自行浸泡药酒;4.不购买不饮用无标签标识、浸泡中药材成分不清、来历不明的泡制酒;5.食后若出现不适症状可先自行催吐,尽快就医;6.留存少许野菜或拍照以便中毒后鉴别,指导救治。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应对措施:1.保持清洁;2.生熟分开;3.烧熟煮透;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流行性感冒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
应对措施:1.公共场所戴口罩;2.开窗通风;3.勤洗双手;4.生病休息。
新冠病毒感染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
应对措施:1.感染后居家休息;2.公共场所戴口罩;3.合理用药;4.开窗通风。
初审:汪 杨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