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 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2024-01-24 08:44 作者: 科普湖南 来源: 45440 次阅读

养老,和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未来,国家将着力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该《意见》既坚持“需求导向”,着力解决急难愁盼,包括扩大和发展养老助餐、居家助老、老年健康、农村养老等民生服务;又注重强化“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扩大产品供给、聚焦多样化需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

关于“医”,《意见》明确,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推动老年健康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安宁疗护机构,拓展医养结合服务,推动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鼓励医疗机构将康复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发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和抗衰老产业,推动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

关于“食”,《意见》提出,引导餐饮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发展老年助餐,推动养老机构面向社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引导外卖平台、物流企业等经营主体参与老年助餐配送。完善多元筹资机制,允许有条件的地方给予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支持各地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按规定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补贴或发放老年助餐消费券。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

关于“住”,《意见》要求,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发展专业助老陪护机构,拓展陪护场景。鼓励零售服务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拓展助老服务功能,提供生活用品代购、家政预约、挂号取药等服务。引导地方对养老机构普通型床位和护理型床位实行差异化补助。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和改造力度,适当增设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专区。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毗邻建设、资源共享。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之间的服务转介衔接机制。

关于“行”,《意见》强调,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引导车辆生产企业研发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适应老年人无障碍出行需求的车型。完善老少同乐、家庭友好的酒店、民宿等服务设施,鼓励开发家庭同游旅游产品。推出一批老年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拓展推广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组建覆盖全国的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开展旅居养老推介活动。

《意见》还提出要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充分利用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等,采用委托经营等方式开展养老服务。支持当地养老机构、餐饮场所等增加助餐功能。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激励与评价机制,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探索采取“公司(社会组织)+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等农村特色养老产业。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

分享到:
头条推荐
基孔肯雅热十问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