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我省番茄市场前景仍可观

2023-03-22 03:04 作者: 许治远 来源: 333781 次阅读

近2个月以来,我省番茄市场价格与批发价格均下跌。番茄价格下跌原因何在?未来前景如何?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张战泓研究员。目前番茄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种植、加工和出口等方面均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张战泓介绍,我省番茄种植户做好雨季应对措施,合理安排番茄茬口,仍可获得高收益。

售价下跌7周 季节正常变化

近2个月以来,我省番茄批发价先增后降。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15~27日,我省番茄批发价连续上涨2周,从每公斤4.7元涨至每公斤4.99元,涨幅为6.17%。5月27日至7月1日,我省番茄批发价连续下跌5周,从每公斤4.99元降至每公斤2.86元,降幅达42.69%。

同时,我省番茄市场价格连续下降7周。省商务厅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处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15日至7月3日,我省番茄市场零售价格从每公斤9.59元,降至每公斤7.39元,下跌了22.94%。

“我省当前番茄价格相应上涨或下降为季节性价格变化,属正常现象。”张战泓介绍,我省本地番茄种植是早春茬口,端午节前外地番茄尚未大量上市,而省内本地番茄不仅更新鲜、营养高且口感好,价格比外地番茄每公斤高3~5元。

但端午节后,外地番茄大量上市,加上本地番茄生产渐近尾声,故我省番茄价格会下降。

微信图片_202207061509325(1).jpg

张战泓研究员在观察大棚番茄生长情况。

做好雨后管理 选择抗病品种

确保我省本地番茄优质稳产一直是张战泓团队的研发重点。张战泓提醒,低温弱光或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均会影响番茄坐花坐果,进而影响产量。

今年我省降雨量较往年偏多,对番茄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增大了管理难度。由于雨后病害容易发生,造成很多基地种植的番茄青枯病、疫病等病害高发。此外,高温高湿环境下,番茄产量和果实商品性均受不同程度影响。

“生产中,在雨后用药时,建议番茄种植户注意选择内吸性杀菌剂(如三唑酮、多菌灵等)和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混配艾格里生物肥使用。”张战泓说。

受淹严重地块,番茄根系会出现轻、中度死亡,种植户要及时喷施叶面肥,补充植株所需营养。

“秋延后栽培时,可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抗病优良番茄品种。”张战泓建议,大红果番茄可选择种植钻红2号或钻红5号,基地种植的樱桃番茄可选择小可爱系列,同时运用抗青1号作砧木进行嫁接栽培。

钻红5号.png

“钻红5号”番茄。

此外,种植户可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良好的壤土或黏壤土为好,土壤pH值以6~7为宜。

找寻价格规律 调整种植茬口

目前我省上市的番茄鲜果主要是中早熟品种,降雨对其储运和出售影响很大。加上当前我省番茄茬口仍以早春越冬、秋延后两茬为主,茬口多相同或近似,使得番茄上市集中、价格较低。

“种植户要减少损失,必须找寻规律、调整茬口。”张战泓说。从近几年番茄价格变化情况来看,一般2~5月是其一年中价格最高且稳定的时期;此外,8~9月番茄价格也较高。

张战泓发现,本地有的菜农将番茄定植时期提前,早春越冬茬11月中下旬定植,以大苗越冬。番茄在3~5月价格高,5月下旬后价格明显降低。

湖南地区番茄越夏秋延茬适合高山种植,7月上旬定植,8~9月上市,11月拉秧。此外,城郊基地部分菜农在5~6月番茄拉秧后,立即定植松花菜和辣椒进行轮茬,效果也很好。

随着市场的变化,种植户应灵活调整种植茬口,将番茄的上市盛期调整到价格较高的时间,避开棚室番茄上市的高峰期,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收入。

提前关注天气 减产不减收益

“最近番茄价格仍在下滑,种植户要想获得高效益,也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张战泓说。

随着设施不断发展,棚室对不良天气的抵抗能力逐渐提高,但连续暴雨、暴雪、大风等异常天气对番茄生产的影响仍然明显。加之近几年,我国天气较为异常,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的灾害性天气对蔬菜价格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连阴天后,蔬菜价格往往迅速高涨。

灾害性天气既是风险,也是机遇。张战泓表示,如遇到连阴天,种植户少留果、重养棵,即使遇到灾害性天气,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灾害性天气结束后能迅速恢复生产,赶上高价期,效益不降反升。

张战泓建议,种植户要多关注中长期天气预报,及时调整蔬菜管理措施,增强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确保受灾减产不减效。“让高产期遇到高价期,效益自然提高。”

微信图片_202207061509322(1).jpg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

分享到:
头条推荐
科技燃梦 探索未知 ——郴州市科技馆携手良田小学共筑留守儿童科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