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灾减损
1.高温热害防御(>35℃)
深水调温:抽穗扬花期遇高温,田间保持8~10厘米水层(可降温3~5℃),午后活水灌溉更佳。
喷施诱抗剂:亩用磷酸二氢钾50~100克+0.01%芸苔素内酯10毫升,于9点前或16点后喷施,增强花粉活力。
2.水淹灾害应对(暴雨/洪涝)
抢排积水:24小时内排至5厘米浅水层,避免穗部长期浸没。
洗苗扶正:退水后及时冲洗叶片泥沙,轻扶倒伏植株并扎把通风。
补肥防病:亩追施尿素3~5公斤+氯化钾5公斤,并喷施春雷霉素预防细菌性条斑病。
3.防暴雨洗花
雨后赶花:暴雨停歇后立即拉绳震动稻株,使稻株上的花粉散落,促进授粉。
补施粒肥:齐穗后亩喷2%尿素+0.2%硼砂溶液50公斤,减少空秕粒。
二、病虫害防治
1.主要防治对象
虫害:二化螟(钻心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病害:纹枯病(稻曲病、颖枯病)、稻瘟病(穗颈瘟)。
2.防治措施
二化螟: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亩,或甲维盐+虫螨腈复配剂。
稻飞虱:佰靓珑10~16毫升/亩或25%吡蚜酮悬浮剂20克,重点喷稻株基部。
纹枯病:苯甲·丙环唑20毫升/亩,或稻清(9%吡唑醚菌酯)60毫升/亩。
稻瘟病:75%三环唑30克/亩,或40%稻瘟灵80毫升/亩,或稻清(9%吡唑醚菌酯)60毫升/亩。
3.注意事项
选择晴天早晚施药,避开扬花期,第一次打药在抽穗前5~7天(破口初期),第二次用药在齐穗后5~7天(灌浆初期)。
对准稻株中下部喷雾,确保药液渗透基部,无人机飞防需添加有机硅助剂,亩喷液量≥1.5升,施药后保持浅水层3天,提高防效。
三、肥水管理
1.水分精准管理
抽穗扬花期田间保持浅水层3~5厘米(高温需灌深水),低头散籽后田间间歇灌溉(湿润为主),成熟前7天自然落干。
2.肥料科学运筹
弱势田块:齐穗期亩施尿素3~4公斤+氯化钾5公斤(叶色褪淡明显田块)。
壮苗田块:结合防病治虫,喷施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间隔7天)。
促芽肥:收割前10~15天,亩施45%(15-15-15)复合肥10~15公斤,促进潜伏芽提前发育。
四、实操要点总结
1.灾害预警响应:抽穗期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高温/暴雨前24小时落实防御措施。
2.药肥协同时机:杀虫剂与叶面肥混喷须现配现用(避开中午高温);纹枯病防治需保证药液淋洗至稻丛基部。
3.收割关键指标:头季稻成熟度达90%时抢晴收割,采用再生稻专用收割机,或采取“Ⅲ”字形收割线路,尽量减少机收碾压率。
初审:李 珂
复审:康 康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