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记者跟随省农科院专家组走进邵东市仙槎桥镇青山村甜瓜种植基地,阵阵浓郁的瓜香扑鼻而来,翠绿的枝叶下,一个个奶黄色的甜瓜圆润饱满。依托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技术支撑,该村通过种植薄皮甜瓜新品种“双洋19号”,配套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打造了“青山一号”品牌。据悉,该村露地种植的“双洋19号”甜瓜商品果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当前该品种市场销售价格每公斤20元,每亩利润可达6000元。
专家组田间观摩“双洋19号”甜瓜。
甜瓜种植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目前,我省甜瓜种植面积约55万亩,年产量在98万吨以上。但我省甜瓜种植存在品种退化严重、外引品种适应性差、病害严重而品质不高等问题,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迫切需要培育新品种。
大棚吊蔓栽培的“双洋19号”甜瓜。
“‘双洋19号’甜瓜的市场价,比我省主栽甜瓜品种如日本甜宝、青玉和丑八怪等高1倍以上。”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甜瓜育种专家王双伍副研究员介绍,针对我省早春低温、多雨、寡照以及秋季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以及消费者对甜瓜品质的追求,科研人员选育了“双洋”系列薄皮甜瓜新品种。“双洋19号”甜瓜早熟、糖度可达16~18度,具有品质好、耐湿耐热,干瓤不易糖心,田间不易烂瓜,货架期长以及适应性广等优势。
为确保“双洋19号”甜瓜稳定推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科研人员集成并示范了薄皮甜瓜配套栽培技术,如露地轻简稀植栽培技术、甜瓜贴接法嫁接育苗技术、薄皮甜瓜大棚吊蔓高效栽培技术等。王双伍告诉记者,露地轻简稀植栽培技术可应用于农村露地闲田荒地种植甜瓜,该技术管理简单易学,节省人工及农药成本,增加了种植效益。
“如今,我们已经带动周边种植大户种植新品种甜瓜约2000亩。”该基地负责人郭海同介绍,种植“双洋19号”甜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该品种抗病抗逆性强,可减少农药施用量;配套栽培技术实操性强,种植户可即学即用;种植时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改善了土壤结构,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省农科院科技兴农项目示范基地现场考察专家组组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孔佑涵研究员表示,“双洋19号”甜瓜及配套技术,有效解决了我省甜瓜种植中不耐重茬、易死苗和田间易烂瓜等问题,实现了优质、稳产与丰产的目标。特别是在增加零散土地利用率和果园套种增收等方面,在我省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