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记者从湖南湘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今年在我省推广特早熟早稻品种南陵早2号约10万亩。作为我国首个特早熟圆粒早稻品种,其在我省生育期仅为88.8天,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将南方双季稻区早稻收割时间提早15天以上,不仅可以缓解“双抢”压力,而且适宜多种栽培模式,有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湖南力量”。
南陵早2号田间表现。
据悉,南陵早2号熟期早、产量高、抗倒伏、粒型好,作早稻种植可60天齐穗,90天以内成熟;作翻秋种植可45~50天齐穗,85天以内成熟。南陵早2号在我省作早稻种植时,株高73.1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2.05万粒,每穗总粒数117.37粒,结实率86.16%,千粒重25.88克。
南陵早2号适用于“稻—稻—油”“菜—菜—稻”,以及烟后稻、虾后稻直播等多种种植模式。在传统的双季稻区,选用南陵早2号直播+一季晚稻育秧机插,或南陵早2号+双季晚稻直播,不仅省去早稻育秧的成本,而且在双季稻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降本增效约200元。同时,南陵早2号可用于避灾或救灾时种植。每年7—8月是台风高发期,选用南陵早2号在3月底直播,可在6月底至7月初完成收割,避免了台风导致倒伏减产的风险;洪灾过后,采用南陵早2号最迟可于8月15日前直播,产量依旧可观。不仅如此,再生稻头季收割后,在收割机碾压后撒播南陵早2号,每亩可有效增产50公斤以上。
南陵早2号在我省播种前,须用咪鲜胺等药剂浸种消毒,预防恶苗病。要求采用直播方式,每亩播种量10公斤左右。重施前期基肥和分蘖肥,促进早生快发,施肥不当易导致成熟期不一致。高温热害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南陵早2号对三唑环草酮等除草剂敏感,注意不宜使用这类除草剂。该品种主要防治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二化螟、稻瘟病一般在5月中旬连续防治2次,纹枯病一般结合防治二化螟同时进行,应比当地病虫情报早5天用药。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