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牛蛙工厂化绿色安全养殖模式

2025-04-01 17:07 作者: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来源: 0 次阅读

一、养殖条件

工厂化模式以帆布池和水泥池作为牛蛙养殖池,养殖池面积50~60平方米。养殖车间为控温大棚,保证牛蛙处于较为适宜的环境。降温设施选用水帘、风机、遮阳网等;升温主要依赖温室效应。若利用电厂余热资源,升温效果更佳,能够实现反季节生产商品蛙。每个养殖车间配有独立蓄水池,水体约为车间日换水量。养殖尾水用过滤器、沉淀组合装置、生物膜反应器等设备处理。尾水处理区面积小,但投入较高。养殖尾水净化后可循环使用,或用做农业灌溉。

二、养殖管理

技术操作同工程化养殖。每年可投放2次,养殖周期为6~10个月,饵料系数1∶1。 以中药技术替代抗生素,做到减抗替抗。

三、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查,观察牛蛙状态和水质情况,适时调整投饵和换水操作。建立养殖数据库,专人负责牛蛙苗种投放、生长速度、药品以及饲料投入等记录,每周打样分析牛蛙生长情况。定期培训职工养殖技术,新职工先培训后上岗。

四、工厂化养殖模式典型企业

安徽千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凤台县桂集镇国家农业产业园,占地110亩,建有8个温控养殖车间、600个牛蛙养殖池。公司采用控温、控制密度和以中草药代替抗生素等手段,可全年生产安全优质商品蛙,年产量达3000~4000吨。公司与海底捞、蛙来哒等全国知名餐饮龙头企业签有长期销售合同。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