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湖南省农科院创制我国最大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库

2024-12-19 09:32 作者: 许治远 来源: 32371 次阅读

12月14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团队历经6年时间,创制了我国最大且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库,以及我国首个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信息库,并基于此开展了产业化研究。

2019年起,团队开始开展植物内生菌的挖掘、保藏、筛选、改造和利用工作。科研人员从全国20余个省份150余种植物的6000余份样品中,分离、筛选、保藏了30000余份各类内生微生物资源。基于实体资源库,团队建成了我国首个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信息库。截至目前,已完成10000余份内生微生物资源的鉴定,可基本满足农业绿色高效生产的所有需求。

“通过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库和资源信息库,针对性筛选功能微生物,可以获得大量具有土壤改良、养分吸收、生防和作物品质改善功能的微生物。”团队负责人李鑫博士介绍。例如贝莱斯芽孢杆菌40-1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贝莱斯芽孢杆菌XZT106可以有效抑制枯萎病、疫病和软腐病的发生;桑树肠杆菌可以显著提升辣椒中的辣椒素含量。“通过种内复配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以降低菜薹、芋头等作物90%以上的软腐病发病,生物防治成本每亩约50元。”李鑫说。

基于筛选出的微生物,通过建设简易水泥发酵池,加入秸秆、烂果蔬等以及菜枯、红糖,添加菌剂母液后覆膜,可实现菌剂的现场复发酵和使用。发酵的菌液活性浓度高、时效性强、效果好。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开发了菌剂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通过该系统和技术,可减少设施蔬菜每亩250元以上的用工成本,降低35%以上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目前,该系统和技术已在长沙县、望城区等地的20余个蔬菜基地广泛应用。

常温保存常规条件下,微生物制剂货架期3~6个月后,微生物制剂活性或浓度将降低50%以上。“加入稳定剂或抑制剂后,微生物制剂采用常温储存即可,可以实现1年内活性或浓度降低15%以内,极大降低了生产应用成本。”李鑫向记者解释。

下一步,李鑫团队将继续挖掘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并同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创制、开发并应用更多优异的微生物制剂,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