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记者从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获悉,该所参与研制的“捷宸丰牌”非水溶中量元素肥料(以下简称JKF),日前在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晚稻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评议。田间试验表明,施用该肥料后,水稻产量较施用常规化肥可增产5%以上,并可改良酸性土壤。
专家组在现场发现,施用JKF的稻田,水稻长势均匀、有效穗足、结实率高、籽粒饱满、落色好,无明显病虫危害。示范片种植的晚稻品种为桃优香占,于6月24日播种,7月20日移栽,10月26日收获。每亩基施JKF100公斤时,桃优香占每亩干谷产量为542.3公斤,与常规施化肥田块对比增产5.7%。
“该JKF产品在水稻生产上,适宜一次性作基肥,每亩用量为100~150公斤。”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彭志红研究员告诉记者,在水稻移栽后,可根据苗情追施尿素或钾肥;除用于水稻生产外,JKF也可用于油菜、茶叶、果树等作物上。
不仅如此,科研人员测试发现,试验田施用该肥料后,水稻分蘖盛期土壤pH值从5.4提升至5.85,提高了0.45个单位。土壤酸化将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和板结,大幅降低土壤养分利用率;不仅会导致粮食减产,还阻碍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土壤酸化使土壤pH值下降,会增强土壤中的重金属活性,可能导致稻米重金属含量超标。
彭志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施用JKF将促进水稻单产提高5%以上,每亩水稻增收200元;相对于施用常规复合肥,每亩节约成本50元以上。JKF有肥效长久和绿色无公害的特点,可提供多种矿质养分和中微量元素,具备改良土质、提高土壤pH值等作用。同时,持续施用JKF将对后续的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肥力条件,实现高产丰收。
目前,JKF已在我省常德、益阳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开展了试验示范,预计3年内可实现大规模投产应用。JKF以石灰石、硅石、白云石复配锰矿粉为原料,经高温煅烧等特殊工艺制备。该肥料补齐了土壤中钙、镁、硅、锰等营养元素,满足农作物对各营养元素的需求,可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