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能喝”的杀虫剂填补国际空白

2024-10-08 11:34 作者: 科普湖南 来源: 63577 次阅读

近日,中国·冷凉院士工作站的蔬菜示范大棚中,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心二级推广研究员关慧明展示了团队研发的可以食用的“杀虫剂”。“能喝的杀虫剂你们见过吗?”说完,关慧明便将纸杯里的杀虫剂稀释液一饮而尽。

关慧明带领团队研发的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成果有3项,即特效生态制剂GC16-1(粉螨平1号)、GC16-5(灰霉平5号)和GC20-1(线虫平1号),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成果1项,申请获得相关发明专利6项,在黑龙江、海南、内蒙古等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验推广均获得成功。

为了研发防治红蜘蛛的制剂,关慧明在实验室里反复观察红蜘蛛。经过3年反复研究,关慧明团队最终于2017年成功研制出防治红蜘蛛的制剂GC16-1(粉螨平1号)。

“GC16不是农药,而是用牛羊屠宰后的下脚料和青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无毒无害、可以饮用的绿色生物制剂。”关慧明说,GC16达到了食品级生态杀虫剂防治病虫害标准,实现了有机、高效、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

在此基础上,关慧明团队先后研制出了防治病虫害的GC16系列生态制剂,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应用,获得业内专家及农民一致好评,实现了用生态制剂高效、快速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被认为是对病虫害防治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

GC16-1(粉螨平1号)研制成功后,关慧明又将目光转向另一种世界性病虫害——根结线虫害。2020年,关慧明团队攻克“根结线虫害”难题,成功研发GC20-1生态制剂,用它来防治根结线虫比以往用的药剂节省90%的成本,“这是给农民最直接的实惠。”关慧明介绍说。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