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显微摄影赋能中药材种子鉴别

2024-09-02 10:32 作者: 祖祎祎 来源: 49357 次阅读

近日,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专业学生组建的“种芯同行”实践团,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举办了中药材果实种子显微摄影展及显微摄影体验活动。在显微摄影体验环节,在实践团的指导下,居民们通过仔细观察微观视角下中药材果实种子的特征,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中药材果实种子之间的细微差别。

当前,野生中药资源已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栽培中药材已经成为大宗药材的主要来源。在500余种常用中药材中,有300余种已经能够实现人工种植,中药材种植的面积和种类仍在不断扩大。然而,中药材种源混乱带来的危害也正在逐步显现,如柴胡的种源混乱、薄荷和留兰香的串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显微摄影能够完整清晰地展示不同中药材果实种子的外观性状特征,从源头解决中药材果实种子的品种混乱问题,有利于中药材种子的规范化生产、管理和流通。

在500多种常用中药材中,部分中药材是以果实、种子直接入药的,其真伪、优劣将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2024年3月,在“药都”亳州,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人将每公斤20元的扁豆煮熟后染色,冒充每公斤800多元的中药材酸枣仁。此外,还有不法商家利用藿香的果实冒充车前子的种子、在补骨脂中掺入毛曼陀罗子等等。这些伪劣药品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让患者蒙受经济损失,更会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果实种子类中药材大都体积小,特征不易观察,单纯用肉眼进行鉴定具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经验不足的消费者而言,很容易上当受骗。相比之下,显微摄影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中药材果实种子的细微特征,让消费者更容易区分和鉴别。

为了帮助药农买到正确的种子,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教师周良云7年来一直从事中药材果实种子微性状鉴别工作,拍摄了3000余种中药材的果实种子显微图像,对中药材种子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搭建了中药材种子图像数据库,将实物标本转为数字化标本,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