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再生稻头季的后期管理,对于提高头季产量,以及促进再生苗萌发意义重大。部分生育期短的再生稻当前已开始抽穗扬花,存在病虫防治和水肥管理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1.做好病虫防治。二化螟、卷叶螟的防治适期最好能与破口药同时施用,不能时则要单独防治。要用三环唑预防稻瘟病、用三氟苯嘧啶预防稻飞虱。如果没有施破口药,在再生稻齐穗前仍可补施。为减少叶片损伤,在病虫防治施药时应少用或不用三唑磷等高残药剂。
2.施穗粒肥。大穗型的高产水稻品种,从现阶段到齐穗前,可以追施少量低氮复合肥;也可结合病虫防治,喷施氨基酸水溶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粒肥可每亩施45%速溶性复合肥(N∶P2O5∶K2O=15∶15∶15)10公斤;叶面肥可每亩施用氨基酸水溶肥120毫升,或磷酸二氢钾100克。
3.灌水降温。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常有超过35℃的高温热害。因此,再生稻抽穗扬花期要灌深水,最好能通过流水串灌。灌浆期使田间湿润,以保持根系活力。
4.施促蘖肥。在再生稻头季收割前10天左右,每亩施尿素10公斤作促蘖肥,促使再生苗齐、苗壮。
5.适时收割。少数农户在再生稻过于黄熟才收割,往往造成头季叶片黄化、稻蔸营养储存不足,再生苗萌发慢、出苗少且弱。因此,8月15日前收割的再生稻,黄熟度应在90%左右,留桩高度不超过20厘米,促进倒3、倒4叶节腋芽成穗;8月20~25日收割的再生稻,黄熟度应在85%左右,留桩高度30厘米左右,促进倒2、倒3叶节腋芽成穗。在保证再生季“寒露风”来临前安全齐穗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再生季的丰产能力。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