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雨或暴雨,有些地方或因地势低洼,或水利设施不配套,造成稻苗被淹。水稻相对于其他作物耐淹能力较强,只要洪水不没尖,稻株一般不易死亡,完全没入水中5~7天仍可被挽救。被淹水稻的救灾措施因其生长时段不同而有差别。
早稻已接近成熟,可以用药剂如70%甲基托布津或吡唑醚菌酯、三环唑等大水量喷施,既可洗去叶面污染提高光合效能,又能防病害流行。在黄熟度达到85%时收割。
再生稻处于孕穗期,叶面积系数大,除需要施药预防病虫为害外,还可以用氨基酸水溶肥或赤·吲乙·芸苔、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光合作用;田间排干水,促进根系发育。
中稻处于分蘖盛期,退水后可以保持浅水,用70%甲基托布津或吡唑醚菌酯、三环唑喷施防病,如果生长受到影响的可以用氨基酸水溶肥喷施2次。
一季晚稻正处在苗期,秧苗幼嫩,被淹后易感染,叶片和叶鞘发生腐败。因此,在排干田水后,尽快用70%甲基硫菌灵或吡唑醚菌酯、三环唑喷施防病,同时用氨基酸水溶肥喷施2次,可以迅速挽回被淹的不利影响。
有些农户对秧苗被水淹后能不能挽救,需不需要改种,不好决断。这要褪水后看叶片的颜色,如果洗去泥浆后叶脉坚挺,叶色依旧鲜亮,根系不发黑,说明它有活力,通过施2次氨基酸叶面肥+防病的药剂,可以迅速恢复生长;如果茎秆像油面,叶色发暗、根系发黑则没有办法恢复,马上改种晚稻中熟品种或早稻杂交稻及迟熟常规稻品种,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