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枯萎病春、秋两季均可发病,春播豇豆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连作地发生早、病情重,连阴雨后或大雨过后骤然放晴发病迅速。根部发病时出现腐烂,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粉红色霉层。叶片被害时,病株下部叶片先变黄,叶边、叶尖出现不规则水渍状病斑,叶脉两侧变为黄色至黄褐色,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后整株萎蔫死亡。
要尽早防治豇豆枯萎病,用药只能控制病害进一步蔓延。一是至少应与非豆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二是播种或定植前药剂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淋洒,或做成药土施入播种沟或定植沟内,再撒上一层薄薄的细土后播种。三是提前预防。从豇豆出苗后7~10天或定植缓苗后,用80亿个/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500~750倍液喷淋或浇灌,每株灌200~250毫升,每10天1次,连灌2~3次。四是开始发病时用药防治。可选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轮换灌根,隔7~10天再灌1次,每株灌250毫升。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