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壳现象
若浸种时间过长或破胸温度过低,易导致滑壳。此时,应温水洗种后拌入干细煤渣灰或细沙,重新上堆催芽。
2.霉口问题
霉口多由微生物感染引起,需及时洗种、摊开并尽快播种。
3.酒糟气味
催芽过程中如出现酒糟气味,通常发生在种芽破胸高峰期,此时种子呼吸作用旺盛,需氧量增大。若种堆内温度过高(40℃或更高),换水不足或清洗不彻底,更易产生。
处理方法是立即散堆摊晾,降低种温,用清水洗净,待多余水分控净后重新上堆升温催芽,以挽救大部分种子。或可选择用清水洗净后不再催芽,直接拌入细沙或干煤灰后播种,以减少损失。
4.高温缺氧
若种子处于高温缺氧状态,会进行无氧呼吸,导致酒精积累,产生酒糟气味,种芽可能受到灼伤。此时酶活性受损,发芽缓慢且不整齐,可能出现哑种、种芽畸形等现象。根尖和芽尖可能变黄甚至枯死。处理方法是立即散堆摊晾,降低种温。
5.种子有芽无根或有根无芽
干长根,湿长芽。若催芽过程中种子水分过多,可能导致有芽无根,此时应摊开种子,减少浇水并晾晒;若催芽过程中种子水分过少,则可能只长根不发芽,需用适量温水拌种增温增湿后再进行催芽。浸泡时间应控制在20~24小时,确保催芽效果。
6.种子不发芽原因分析
种子不发芽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浸种时间短、吸水不足;种子数量少,导致预热温度不够,入堆催芽时的初始温度过低;水分偏多,保温效果差,种子堆温无法达到催芽所需温度,不能破胸露白等。
针对不发芽的种子,应分析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初始温度低或水分不足,可用50℃左右的温水拌种,增温增湿后再行催芽;如因水分过多导致堆温低,晴天可晒种增温减湿后重新催芽,阴雨天则可用少量热水拌种并加适量干燥蜂窝煤灰减湿增气后重新催芽。在整个催芽过程中,务必加强保温工作。
初审:李 珂
复审:康祖义
终审:刘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