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枝条上长出了像辣椒一样的李子,这是李子新品种,还是辣椒嫁接到了李树上?近日,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袁兴亮接到一位果农的咨询:自家的李子树,去年挂果时结的果实还算正常,可今年却长出了辣椒形状的果实。
对此,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熊博博士辨识图片后确认是李子袋果病。他表示,这是李子产区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类病害,如果冬季清园没做好、树势弱,每逢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就会发生。一旦气温升高,袋果病也会随之消失。
“李子遭遇袋果病后,果实长得就像袋子一样,掰开果实,里面是空的,连果核都没有,而且嫩枝梢也会变扁。”熊博说。
李袋果病的病菌以子囊孢子或芽孢子在芽鳞缝内或树皮上越冬,翌春桃芽萌发时,芽孢子生芽管,直穿透表皮或自气孔侵入嫩叶。当年病叶产生的子囊孢子及芽生孢子于春末夏初成熟,4~5月时发生严重,借风力传播,但由于时值高温,一般不再侵染,一年只侵染一次,随着气温升高,停止发展,气温超过30℃即不发病。春季低温多雨时利于该病发生,江河沿岸、湖畔、低洼地亦多发此病。
据悉,李子袋果病的症状及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叶片在展叶期变为黄色或红色,变脆、叶面皱缩不平,形似桃缩叶病。二是枝干呈灰色,略膨胀,弯曲畸形、组织松软。一般病枝在秋后干枯死亡,如果发病后期湿度大时,病梢表面长出一层银白色粉状物。第二年,在这些枯枝下方长出的新梢易发病。三是李子果实一般在落花后即可以受到袋果病危害,最初病果呈圆形或袋状,后渐变狭长略弯曲、平滑,呈浅黄色至红色,皱缩后变成灰色至暗褐色或黑色而脱落。幼果畸形膨大,比正常健果大1~2倍,果形变长,中空。病果无核,仅能见到未发育好的雏形核。
针对李子袋果病,熊博建议:“发病的果园一定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冬季清园,全株喷施石硫合剂、矿物油或中生·四霉素等药剂清园杀菌;二是待树干干燥后,树干涂白,阻隔病菌侵染,可有效减轻第二年病害发生率;三是花露白时,可用吡唑代森联、中生·四霉素;四是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和抵抗力;五是及时摘除病果和病枝,并带出果园销毁。”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