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七法防止早稻机插秧苗返青慢

2024-06-16 18:51 作者: 何永梅 蔡国旺 来源: 44957 次阅读

近几年,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成熟,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多数普及了机插育秧。但早稻机插过程中若操作或管理不当,易出现秧苗返青慢的现象。即机插秧苗机插后的2~7天内,秧苗有时呈现长时间不返青、新根生长少、叶片发黄等症状。益阳市赫山区科技专家服务团专家提醒农户,应针对早稻机插秧返青慢的相应原因,在早稻机插秧机插前后做好管理措施。

早稻机插秧之所以返青慢,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有的秧苗长势弱。育秧时秧苗过密或不壮,根系盘结紧实,机插时根系拉伤相对严重,受伤的根系经过几天才能恢复生长,机插后秧苗抗逆性比常规手插秧苗弱。二是秧苗运输过程中伤苗严重。起秧时秧苗多层叠加造成的折伤折断。三是栽插时高温日晒。如果秧苗运送到田埂上不能及时机插,长时间日晒和高温,秧苗风干和暴晒后也不易返苗。

因此,为防止或减少机插秧返青慢的现象,应从以下7方面规范育秧和栽插操作管理。

一是采用大棚和硬盘育秧。采用大棚育苗,棚内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有利于秧苗生长。用硬盘育苗盘根好,运苗不用卷苗,插秧用苗时,可直接从盘中取出,放入插秧机秧箱上不伤苗,秧片不易折碎和掉角。

二是适时播种,秧龄适宜。要严格控制播种量,在不影响机插的情况下,可让秧苗在秧田里多长1~2天。这样使秧苗生长发育良好,机插后抗逆性提高,可缩短秧苗的返青时间。

三是带肥下田。在机插前3~4天,根据秧苗的长势情况施1次送嫁肥,提升秧苗机插后的发根能力,缩短秧苗返青时间。如秧苗叶色褪淡,每亩秧田用4~5公斤尿素对水500公斤,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用清水洒1次,防止肥害烧苗。如秧苗叶色正常,叶挺拔不披苗,每亩用1~2公斤尿素对水100~200公斤喷施。

四是带药移栽。机插秧苗容易受稻蓟马、潜叶蝇、螟虫、纹枯病、叶枯病等病虫害侵袭。因此,机插前要对秧苗进行1次药剂防治。如在二化螟发生严重的区域,应在机插前2~3天,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20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

五是小心运秧。用秧架运输秧盘,这样秧苗放在多层秧架上可以舒展,秧块无须再卷筒和叠压,可减少伤秧现象。

六是保证机插质量。一般气温稳定在13~15℃时可开始插秧。插秧时合理密植,保证每亩栽插基本苗1.5万~1.8万穴(每穴基本秧苗数4~5株)。机插时行距要笔直,确保稻田通风透光性好。同时,还应做到遇到低温时不插、遇大风大雨时不插、浮泥糊泥不插、大田耕耙不平整不插、插秧机未调整好不插。早稻机插要做到浅插、不漂不倒、越浅越好,一般插深为1~2厘米。

七是搞好插后肥水管理。针对机插早稻秧龄短、个体小、生长柔弱的特点,要坚持薄水灌溉,浅水活苗。在灌溉时,要防止长时间深水而造成秧苗根系和秧心缺氧,延长返青期。

要科学施肥,分次施肥创造有利于秧苗早返青的条件。最好是采用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有利于早缓苗,并提高机械化程度。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