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油菜菌核病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统防统治”的防控策略,须加强田间管理,抓住关键时期实施防控,应用无人机等植保高效施药器械进行统防统治。
一、农业防治
一是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湿,确保田间排水顺畅、不留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二是追肥调控,促进生长,对发生冻害的田块,每亩施用3~5公斤尿素和3公斤氯化钾,增强抗逆性。
二、生物防治
菌核病发生初期,可采用盾壳霉、木霉菌或地衣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进行施药防治。
三、化学防治
对于蕾薹期油菜菌核病,田间明显可见油菜茎基部感病时,应及时喷施氟唑菌酰羟胺、腐霉利、咪鲜胺等药剂进行防治,药液要求喷施到植株茎基部。对于成熟期油菜菌核病,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药时间、次数以及配方。在菌核病轻发区和常发区,建议于开花始盛期(田间有50%以上的植株开花)防治一次;在菌核病重发区,建议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各防治一次,两次之间间隔7~10天。药剂可选用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或常规杀菌剂咪鲜胺、腐霉利、异菌·氟啶胺等。可添加代森锌、乙蒜素等兼治细菌性软腐病;也可添加赤·吲乙·芸苔、二氢卟吩铁、13.4%氨基酸水溶肥·生物激活剂水剂、新美洲星等提高油菜抗病抗逆能力。
四、注意事项
一是严格按照无人机作业规程进行施药,建议添加飞防助剂,减少雾滴漂移,提高防治效果;二是选用对蜜蜂安全的药剂品种,避免花期施药对蜜蜂的不良影响;三是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施用农药,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产生。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