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番茄灰叶斑病“防重于治”

2024-06-16 18:51 作者: 何永梅 来源: 45307 次阅读

近年来,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生面积逐渐扩大。该病又称番茄匍柄霉灰叶斑病、芝麻斑病,在温室大棚中极易发生。尤其是连阴天湿度大,温度忽高忽低时,该病发生更为严重。该病发生发展快,一旦发病很难彻底防治,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的减产可达80%,同时造成番茄果实质量下降,导致番茄大量落叶、提早衰弱。番茄灰叶斑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3~5月均可发病,发病初期为3月下旬,4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防治该病须提早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

番茄灰叶斑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叶柄、花梗、花萼、花瓣,以叶片为重,果实少见。叶片受害后,初发病时病叶上产生许多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的小斑点,病斑中央呈浅褐色或暗褐色,四周深褐色,病斑周围一般有黄色晕圈,有的病斑上具有同心轮纹(这里需要与早疫病加以区分)。叶背颜色略深。病斑呈水渍状,以后逐渐扩大,病斑稍凹陷,小而多,病斑直径0.5~5毫米之间,初为圆形或近圆形,后期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有的病斑连片呈不规则形。也有较大的圆形褐斑不断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状。发病后期病斑多变薄,易破裂穿孔。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主要有以下3个防治措施:

一是调控好大棚环境。降低棚室内的温湿度,可减少灰叶斑病发生概率。可通过延长通风时间、根据天气变化小水勤浇、并在操作行铺稻壳等措施,降低棚室湿度。同时注意加强养护根系,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二是提早预防。如定植时,选用激抗菌968(苗宝)1000倍液或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蘸根。在番茄的开花坐果期,注意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57.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联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和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等。

三是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发病初期一般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用药。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500倍液、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64%锰锌·噁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1800倍液、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3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除防治叶部病害外,还要重视恢复叶片。在喷药的同时,可在药液中加入氨基酸类、甲壳素类叶面肥,补充叶片营养、恢复叶片长势,增强抗病性。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