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我省棉花开花结铃高峰期,也是棉花需要水肥的高峰期,如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高温干旱将极大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当前我省棉花多处于花铃期,高温会降低花粉粒的活性、影响受精和开花结实,造成蕾铃严重脱落;加重棉花黄萎病、红蜘蛛等病虫害扩散蔓延。棉花遭遇35℃以上的高温或极端高温时,叶片出现坏死斑,叶色变黄、变褐,叶尖枯死,幼嫩蕾铃变黄、干枯,甚至导致棉株干枯死亡。
棉花干旱失水萎蔫。
干旱会制约棉株养分吸收。盛铃期、始絮期干旱将加速棉叶衰老、缩短叶片功能期,减少光合产物的形成和供应,棉花单铃重会下降较多而导致减产。棉铃生长受高温干旱的影响,若突然遇到暴雨,部分棉花容易生理失调,引发红叶茎枯病或凋枯病。
高温期间棉花蕾铃脱落加重。
1.灌溉降温
当棉株叶片出现暗绿、中午顶叶略萎蔫时,及时在早晚灌水,宜沟灌、速灌,忌漫灌。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泉水和机井抽水等方法,因地制宜采取滴灌、喷灌等措施。灌后注意松土,并盖草或盖其他树枝等,降温和减少水分流失。有条件的受旱地区应抓住一切有利天气,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2.及时追肥
高温干旱期间,棉农应及时追施花铃肥或盖顶肥。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在适宜施肥期间如遇降雨,雨后及时沟施,防止后期干旱导致土壤板结,影响肥料吸收效果。对缺钾症状明显的棉田,快速补施钾肥。久旱无雨,缺肥棉田可于傍晚每亩撒施尿素7~10公斤。
3.喷施叶面肥
棉农可结合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红蜘蛛等害虫,喷施1%尿素、1%~2%硫酸钾和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等。
4.雨后中耕覆盖保水
高温干旱期间如遇雷阵雨,雨后应及时中耕松土,利用稻草、秸秆等覆盖地面,减少土壤蒸发。
5.加强虫害综合防治
受高温干旱影响,Bt转基因抗虫棉的蛋白质合成受阻,杀虫毒蛋白含量降低,抗虫性减弱,易受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危害。应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预测预报及田间调查、监测情况,及时防治和控制危害。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