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这玉米结得多好啊!虽然结实晚了点,但产量没有受到影响……”7月7日,安化县一农户通过微信向记者发来小视频,她的一亩玉米地已结出果实,即将迎来丰收。
早在5月20日,该农户发来求助信息,她的一亩地玉米苗大部分出现了顶部融化腐烂、脚叶发黄、植株矮化等症状,即将面临绝收。通过进一步了解,记者发现,同一批培育的玉米苗,其他地块表现正常,仅这一亩地出现了病症。
记者随即将玉米苗的病症图片转发给了多位相关领域专家。有专家推断该玉米地可能发生了顶腐病,但仅通过图片观察,无法确诊。
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刘勇仔细查看了病症图片后询问农户:“是否使用了除草剂?”农户表示,这块地的前茬作物为豆角,今年打过一次31%滴酸·草甘膦水剂,但施用量很少,一桶水不到。
“那这就可以断定是除草剂药害了。”刘勇当即告诉记者,玉米对草甘膦敏感,误施或药液飘落到玉米植株上都会产生药害,即使要用,也要过很长时间才能种玉米。
为帮助农户挽回损失,刘勇自费给该农户邮寄了一种可解除草剂药害的微生物农药,并叮嘱其每亩地用200毫升药液稀释300倍后喷雾。
刘勇考虑到此次帮助农户属公益行为,寄给农户的药为无标签白瓶,担心农户对产品心存疑虑,他一再跟农户强调要相信科学,并介绍该产品研发项目始于1998年,近几年才开始正式进入市场推广,已做过大量实验,效果十分明显。之所以一直没在玉米上推广,是考虑到玉米的经济价值不高,及我省玉米种植面积有限。
5月31日,农户再次发来照片,用药10天后的玉米苗已开始转青,植株在长高。刘勇催促她抓紧第二次用药,将药稀释300~500倍淋蔸,每株淋半斤水,不仅能解除草剂药害,还能促进玉米增产。
二次用药后,6月8日,记者回访了该农户,农户表示玉米患病症状已基本消除,长势很好。
产品链接
记者了解到,该微生物制剂最先由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作,后来转让给了湖南新长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记者联系了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技术的周波博士,向其了解该产品的详细情况。
周波告诉记者,刘勇所长提供给该农户的产品是光合细菌生物制剂,该制剂由省植保所光合细菌课题组自主研发,无毒、无残留、无污染、无激素,已于2019年1月获得正式农药登记证。
“该农户施药后,玉米田药害解除是意料之中的。”周波介绍,农药的代谢方式主要有酶促反应与非酶促反应两种,光合细菌微生物制剂的降解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分泌的酶来完成,其本质为酶促反应。
同时,该产品喷于作物植株后,能分泌5-氨基乙酰丙酸,5-氨基乙酰丙酸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可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根、茎、叶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另外,光合细菌菌剂中含有以沼泽红假单胞菌、嗜酸小球红卵菌等活菌,环境适应性强,能在各种农田气候中存活、繁殖,可诱导作物提高抗性,有效防控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害的发生。
初审:吉 映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