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春玉米生产受长期阴雨天气的影响,玉米生育期明显推迟。6月阴雨天气影响了玉米穗的分化和发育,雄穗分枝数减少,雌穗吐丝期延迟,部分地块玉米表现雌雄不协调。
目前我省玉米已进入花粒期阶段,该期是玉米产量形成、决定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叶护根,防止早衰,促进粒数增多和粒重增加。笔者根据玉米前期生长发育特点,特提出近期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如下:
1.排水降滞。疏通田间厢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达到能排、能降。
2.中耕松土。前期长期阴雨,特别是发生涝滞害地块,易使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水后地面泛白时,及时中耕松土,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
3.及时追肥。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长期阴雨导致土壤养分流失重,可增施速效氮肥,以改变植株的氮素营养。可适当加大钾肥用量,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强茎秆的抗倒伏能力。
4.加强病虫害防治,清除田间杂草。由于前期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玉米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和蚜虫等病虫害易发生,及时防治病虫害。前期土壤潮湿易滋生杂草,注意及时清除。
5.防止倒伏,及时灌水。及时扶正发生倒伏的玉米,如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溉,满足花粒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
6.完熟期收获。当籽粒黑色层形成达到生理成熟期时可适时收获。如果采用机械直收玉米籽粒,则达到生理成熟期后还需延迟7~10天,当籽粒含水量降至25%及以下时收获。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