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省蚕豌豆处于苗期,为减轻雨雪冻害的影响,省旱粮产业体系育种与良种繁育岗位团队根据生产调研情况,就当前蚕豌豆露地生产和大棚生产提出田间管理建议。
一、露地蚕豌豆田间生产管理建议
1.清沟排渍,中耕培土。
雨雪后结冰容易引起田埂倒塌和沟渠堵塞,及时利用晴好天气彻底清理田内“三沟”,做到沟沟相通,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加深田外沟渠,预防渍害发生。如沟系不配套田块,尽早在蚕豌豆的行间每隔2~3米左右挖1条深30厘米左右的沟。既有利于防止雨雪冻害田间渍害的发生,又有利于预防开春后降雨而造成新一轮的涝害。解冻后及时中耕培土,可增加土壤通气性、土壤氧气含量并利于保温,从而促使根系发达和多结根瘤,同时可防春后杂草与蚕豌豆争光抢肥。
2.摘除冻枝,促进分枝。
对已经受冻或受损的主茎和早发分枝,解冻后在晴天及时摘除,以促进后发小分枝生长,弥补冻害损失,切忌雨天进行摘除工作,以免造成伤口腐烂。摘除主茎和分枝并带离田间,以预防田间病害发生。
3.施用火土灰,补施速效肥。
蚕豌豆受冻后,早发大分枝和根系受到损伤,必须及时补充养分,促进后发小分枝的迅速生长。结合中耕松土,补施火土灰可提高土温和增加土壤通气性。同时视受灾情况,要适当追施速效肥料,每亩可在气温回升前追施5公斤左右尿素和3公斤左右氯化钾或者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1~2公斤,以增加细胞质浓度,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促进生长。
4.加强预测预报,防治病虫害。
蚕豌豆受冻后,较正常蚕豌豆更容易感病,要加强蚕豌豆病虫害的预测,密切关注发展动态。对感染蚕豆褐斑病、赤斑病和豌豆白粉病的田块,要及时喷施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进行防治;发生蚜虫危害的田块,要及时用蚜虱净、抗蚜威等喷雾防治。
二、大棚蚕豌豆田间生产管理建议
1.加固和修复设施。
及时清扫棚顶的积雪,加固支撑,防止大棚压塌;对压塌的大棚要及时修复,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大棚四周底膜要用泥土压严,修补棚膜,整理压膜线,压牢裙膜,以确保设施蚕豌豆栽培的顺利进行。
2.清沟排水,防渍防涝。
蚕豌豆苗期怕田间积水,田间积水容易烂根枯萎。因此,棚外积雪开始融化时,在大棚四周清沟排水,谨防涝渍串灌,防止积水通过棚脚泥土渗进棚内而增加湿度、引发病害。
3.保暖增温,合理追肥。
清扫大棚积雪,增加膜体透光性,提高棚温;采取临时增温措施合理调控棚内温度,如灯泡、火炉、电炉、暖气、临时可燃物等;为增温防冻可在大棚内扣小拱棚,用细竹拱拱起,盖上双层薄膜。可视情况每亩追施5公斤左右尿素和3公斤左右氯化钾或者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1~2公斤,以增加细胞质浓度,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促进生长。
4.剪除冻枝,防病治虫。
受冻严重的茎叶,要及时剪除并清出棚外,以免霉变诱发病害。蚕豌豆植株受冻后,易遭受病虫害侵袭,要及时喷洒杀虫、杀菌剂,还要结合追肥,加强管理,尽快恢复生长。病害防治可用代森锰锌等广谱性药剂;蚜虫可用蚜虱净、抗蚜威等喷雾防治。
5.适当开关大棚。
待雨雪停后,根据棚内气温和大棚湿度开关大棚,原则上大棚湿度以不形成雾滴为宜。晴天加大通风,阴天也要在温度较高的时段适当通风,控湿防病,可选用烟剂或粉剂防治病虫害。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