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我省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居全国第9位。近20年来,多种原因导致我省蚕桑产业一落千丈。目前我省桑园面积仅15万亩,全年生产蚕种约8万张、蚕茧2800吨,在全国处于第三梯队。我省虽然被称为蚕桑产业小省,但我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优势突出。
一、科研支撑优势
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拥有国家蚕桑产业体系长沙试验站、国家桑蚕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等四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选育的“芙蓉×湘晖”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发明奖的蚕品种。近几年该所又育成“锦绣1号”“锦绣2号”等品种,并在桑叶养畜、养地、蚕桑机械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二、自然条件优越
据中国蚕业区划评定,我省为全国最优蚕茧生产区之一,在种桑养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自然条件优势。我省土地资源富足,湘中、湘西、湘南的丘陵山坡地以及湘北的河滩、洲口、沟堤等都非常适合种植桑树和养蚕。我省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区也相对较广,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三、政策扶持优势
近几年,国家提出的“十大发展战略”都与蚕桑相关。如“乡村振兴”战略、“化肥农药零增长”战略以及“循环农业”战略和“土壤污染防治”战略,蚕桑产业均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粮改饲”战略中桑叶作为畜禽饲料具有独特的优势;“农村三产”融合战略,因蚕桑产业链有种植、养殖、加工、采摘、科普研学等环节,最适合“三产”融合发展。“互联网+农业”战略和“农业领域APP”战略,对蚕桑产品的营销将是一个重要命题。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支持了多个蚕桑特色产业园和蚕桑家庭示范农场,并成立了雅士林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全程跟踪帮扶项目的实施;省商务厅连续两年利用商务部资金,支持了10多个规模化优质蚕茧基地建设项目。随着蚕桑产业的务实发展,我省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将呈增加趋势。
四、企业引领优势
最近几年,我省先后涌现出桑叶加、洑水河等蚕桑企业或合作社,成为蚕桑产业的区域性领头羊。浙江雅士林集团的进入,让我省蚕桑产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据悉,雅士林集团已在浏阳市经开区开工建设“人工饲料养蚕与智能制造产业项目”,计划投资70亿元。该项目达产后鲜茧产量将达45万吨,能带动65万亩桑园基地建设,年直接产值达300亿元以上,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产值可接近1000亿元,完全可能为我省新增一条千亿优势特色产业。
在可预见的将来,我省将快速形成传统养蚕模式和人工饲料养蚕模式“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我省蚕桑产业展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