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尽量减小疫情影响,确保各地棉花生产备耕备种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湖南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疫情期间,农户可利用线上有关平台,学习实用农业生产技术;生产遇到困难,通过电话、微信等向当地农技部门咨询。
2.提前做好植棉规划。根据茬口安排提前规划好种植的棉花品种、种植方式和农耕时间等。建议1户只种植1个品种,推荐选用近年审定的高产优质棉花良种。
3.提前落实生产社会化服务。根据种植计划尽早落实好冬作机收、土壤机耕等社会化服务工作。购买棉种、肥料、农药等物资,应选择正规渠道及时预订和购买。棉花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要提前检修农机,并提前预约春耕春播农忙季节性用工人员。
4.冬闲地块适时翻耕。棉田备耕时保证沟渠排水通畅,防止田间积水。冬季种植绿肥的地块,应在3月中旬(即棉花播种50天以前)前对绿肥进行刈割和翻沤。冬闲地可结合深翻耕埋施基肥,基肥的埋施深度应在20厘米左右。翻耕过后, 宜在棉花播种前2周左右对全田喷施化学除草剂。
5.适期播种育苗。计划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移栽的棉农应提前准备苗床,制作营养钵或营养块,并用农膜覆盖备用。一般可安排在4月中下旬播种。露地直播棉田则不宜过早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中旬为宜。
6.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控。为减少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应尽量选购包衣种子。棉花播种并覆土后,对播种行喷施福美双等杀菌剂预防苗期病害。棉花出苗后要加强营养钵苗床或大田的田间培管,及时防治病虫害。
初审、一校:于 钊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