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地种植
选地:花生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应种植在沙壤性或轻粘性的旱土或天水田,肥瘦不论。花生忌连作,可与玉米、红薯、蔬菜等轮作或间套种,但不宜与茄科、葫芦科作物接茬。
冬耕:大犁深耕,开好排水沟,冻土晒垡,目的是播种前使土壤疏松通气,便于耕作和花生生长,并杀灭越冬害虫,减少地表杂草种子。
2.科学施肥
根据花生品种特性、产量目标以及土壤肥力状况,采取适当减施氮钾,增施磷钙肥,补施硼锌硫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的技术策略。
播种前施完所有化肥,微肥拌入磷肥中撒施。有机肥必须完全腐熟,在前季作物上施用,不提倡在花生当季施用,以免造成生育中后期徒长。花生有根瘤菌共生固氮,出苗后不得追施氮肥和复合肥,这样就不必或减少喷施多效唑,避免果小、壳厚和农药残留。
3.一播全苗壮苗
精选种子:剥壳后剔除有病斑、霉变、有虫伤、破损、瘦小、杂色的种子。 温水浸种3小时,可促种子早发芽,提高出苗率。
拌种:可有效预防“地火”及害虫、低温烂种。每亩用甲基硫菌灵50克或98%恶霉灵10克、70%吡虫啉30克,加适量根瘤菌剂混合拌种,或直接用种衣剂拌种。
拌种方法:用0.25公斤清水稀释药剂后,与种子轻巧均匀地拌和,待药水吸干、种皮晾干至紧绷即可播种。
春播:当日最低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播种为宜。湖南露地播种期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中旬,湘南早播,湘西北晚播,地膜覆盖播种期可提前7~10天。具体播期要抢雨过天晴、冷尾暖头的日子,这样温度上升,土壤足墒,种子出苗齐、不烂种。
夏播:马铃薯、油菜及蔬菜等冬作物收获后,花生尽量早播。一般在5月初至6月中旬播种,刚好在9月初至10月初的秋高气爽季节收获。夏播收获的种子留种最好。
合理密植:要改变粗播旧习惯,如挖窝、多籽、深播、宽行距等,而应采取精播新方式播种,如开沟、单粒、浅播、适行距等。
机械起垄播种:每次播2垄4行,每天播种30亩。垄宽80厘米,每垄2行,垄上行距20~25厘米,株距10厘米,每穴1粒,保证每亩有1.66万株苗。
人工分厢播种:厢宽1.5~2米,行株距30×12厘米或33×10厘米,每穴播1粒,保证成苗1.8万株以上。盖土厚度4厘米最好,防止土块过粗、盖种过厚或过浅而影响出苗。
4.病虫草害防控
除草中耕:盖籽后至出苗前,趁土壤潮湿时喷施乙草胺预防杂草。开花后、扎针前中耕松土。出苗后除草喷施禾草灵(精喹禾灵、精禾草克)。
苗期植保:主要采取农药拌种保护。预防金龟子等地下害虫可在播种沟内喷施毒死蜱、辛硫磷微胶囊制剂。出苗后,下雨前撒施哈茨木霉菌剂。
中后期植保:采用阿米妙收、百菌清、代森锰锌防治叶斑病;三唑酮防治锈病。
化学调控:当土壤肥沃,果针已经入土,植株长势旺(高度达30厘米)时,为预防徒长,每亩用15%多效唑粉剂30~45克对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开花后至下针期追肥:为达到壮籽增产效果,在叶面无水时,每亩撒施熟石灰、钙镁磷肥、草木灰各15~25公斤。
5.适时收获
当叶片发黄开始脱落,70%荚壳内壁由白色海绵状转变成黑褐色光亮硬化状时,抢晴天收获。尽快摘果、摊晒,晒足4~5天。低温、慢晒的花生风味更好。留种的种子切忌在水泥坪上暴晒,应放在阴凉、干燥处妥善储存。
初审、一校:余 杏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