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防疫,安全备耕
当前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应高度重视大豆生产备耕过程中人员的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按照政府防疫要求加强个人防护,规范操作,确保生命安全,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误。
二、合理安排大豆播种季节
调整播期:春大豆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若因疫情耽搁春播,可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夏大豆品种,延期至5月下旬~6月上旬夏季播种,或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春大豆品种改为6月15日后播种。
推荐品种:优先选择生育期适宜、高产、优质、抗病虫的宜机收大豆品种。春大豆品种可选择湘春豆V8、湘春2701等;与油菜轮作夏大豆早熟品种可选择中豆41、油6019等,或选择春大豆品种湘春2701等在6月15日后播种。
三、实行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
种植大户可利用农业机械装备进行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丘陵山区小面积种植可采用人工手推式播种机播种,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减少人员集聚,降低疫情传播。播种前应对播种机械、植保机械等农机装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培训好机手,为耕种作好充分准备。
四、做好疫情时期备耕备种工作
1.土地准备
一般冬前耕翻晒坯,若冬前未进行翻耕,应抢晴天及时进行机械深翻,耕深20~30厘米,以疏松土壤,同时杀死地下害虫和虫卵,杀灭土壤有害病菌和病毒;积水地块应该开好围沟、腰沟以利排水降渍,创造适宜机械耕作的土壤环境;播种前若地块杂草过多过高,不宜播种机械直接播种,可先进行机械旋地开厢,斩碎杂草,做到土壤细碎,厢面平整,一般厢宽2米,沟宽0.3~0.4米。
2.农资准备
春耕在即,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应抢时间及早为疫情过后的农业生产提早作好准备,按照规划种植面积,通过网络通讯手段收集信息,采购好大豆种子、肥料、农药等。播种前精选种子,采用大豆专用种衣剂拌种,防止病虫鸟等危害,力争一播全苗,保证苗齐苗壮。
3.田间管理
南方春季雨日多,土壤含水量大,应认真检查田间沟、渠道排水状况,做好沟渠疏通排水工作,保证田间不积水,适宜机械作业,在春大豆适播期内顺利完成机耕机种。但要注意避免人员集聚,佩戴好口罩,做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
4.化学除草
金都尔(精异丙甲草胺):播后苗前化学除草为大豆田杂草防治关键技术,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大豆田,在大豆播种后1~2天(未出苗前),土壤湿润条件下,喷施除草剂金都尔进行苗前土壤喷雾封闭处理,每公顷推荐用量96%精异丙甲草胺0.75~1.2升,可将一年生禾本科及部分阔叶杂草杀死于萌芽期。
精喹禾灵(精禾草克):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后药效未充分发挥、大豆出苗后封行前有杂草时,可在禾本科杂草3~4叶期喷洒大豆专用除草剂精喹禾灵及时除草,每公顷推荐用量5%精喹禾灵乳油0.75~1.2升,对水300~400升。
5.播种方式
机械播种:可采用2BM~2.0播种机进行等行距播种,一次性完成旋地、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作业,播深3~5厘米,春大豆播种行距40厘米,株距8~10厘米,夏大豆播种行距50厘米,株距8~10厘米。
人工播种:一般采用等行距穴播,播深3~5厘米,春大豆播种行距40厘米,穴距20厘米,夏大豆播种行距5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播种3~4粒。
种植密度:春大豆中晚熟品种为1.67万株/亩,早熟品种为2.5万株/亩;夏大豆早中熟品种为1.33万株/亩,晚熟品种为0.7~1万株/亩。
来源: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处
作者: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 李小红
初审、一校:余 杏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