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抗疫期间“超级杂交中稻+再生稻”关键技术

2024-03-08 02:46 作者: 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彭既明 来源: 330048 次阅读

  “超级杂交中稻+再生稻”,头季稳产高产,再生季省工、省肥、省药,米质好,效益高,深受我省“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稻区农户喜爱,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如何抓好“超级杂交中稻+再生稻”生产,夺取高产优质高效?根据我省财政重大专项“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成功经验,笔者认为重点要抓好落实七项关键技术。    

  一、选择再生能力强的超级杂交稻品种

  要求所选品种生育期适宜、抗倒、耐热、抗病、再生能力强、米质好、产量高。建议选用晶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Y两优9918、隆两优1988、深两优475、 深两优867、湘两优900、 Y两优900、  望两优889、甬优4949、  甬优1540、  湘两优143、广两优143等,或其他经过当地筛选的品种。

1582167609(1).jpg

  二、选好播种期,力争早播种

  播种期原则:确保头季8月10日前后收获,再生稻9月10日前后齐穗,避开头季极端高温,避开再生季寒露风。

  移栽与抛秧田3月中下旬播种;设施育秧田3月15日左右播种;直播田3月25日至 4月10日择晴天播种。

  三、保证栽培密度

  插足基本苗是力争两季高产的前提,要求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亩插1.9万蔸,30厘米行距的插秧机亩插1.7万蔸;手插秧每亩插不少于1.5万穴;抛秧每亩抛足1.7万蔸,分厢抛匀。

  四、合理施肥

  1.头季施肥控氮增钾增硅,防控倒伏;氮肥按七分基蘖肥、三分穗粒肥分配。施用量按亩产700公斤目标,头季每亩施用纯氮12~15公斤。施用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全生育期稳长的缓释肥如“洋丰超级稻专用肥”等。配合施用以防品种倒伏的抗倒剂如立丰灵与“不倒汉”等,促谷粒充实、提高结实率的生长调节剂如谷粒保与粒料饱等。

   2.头季施促芽肥促进再生芽萌发和快齐出苗,在头季稻收割前7~10天,亩施尿素7~10公斤、氯化钾3~5公斤。

  3.重施再生季发苗肥使发苗快齐多,促进幼穗分化,提高成穗率。头季收后2~3天,结合复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再过5~7天,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

  五、科学管水

  1.头季管水:浅水活蔸、薄水促蘖、晒田控苗、湿润长穗、寸水开花、干湿壮籽,做好二次干田。第一次晒田于6月10日前后,“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第二次干田于头季齐穗后15~20天。

  2.再生季管水:头季收割后1天即复水,全程淹灌。

  六、防病抗逆

  严防两病一虫:一是在头季苗期、始穗期注意防治稻瘟病,在晒田复水时、孕穗期防治纹枯病;头季后期与再生季注意防治稻飞虱。具体防治时间按当时病虫测报。

  深水调温:头季幼穗分化期间常遇特别高温,田间灌深水降温,有条件的地方日灌夜排;再生季抽穗期间遇寒露风时,灌深水保温。遇特别高温或低温时,可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氨基酸等调节剂叶面喷施。

  七、适时收割

  头季活杆收获。在九黄至十黄时抢晴青秆、活秆收割。机收时,要求稻田较干,尽量减少碾压与覆盖稻桩,秸秆粉碎均匀喷撒。

  合理留桩高度。早收低割,迟收高割。在8月10日左右收获时留桩高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保留倒二位芽;再生季节充裕时,留桩高度可降低至20厘米左右。

  再生季完熟收割。再生稻上下位芽分化时间不同步,生育期长短不一,成熟期较长,全田成熟后再收割。

来源: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处

作者: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彭既明

初审、一校:余 杏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