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抗疫期间休闲农业发展措施与建议

2024-03-08 02:46 作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研究中心 李卫东 黄国林 来源: 245219 次阅读

  2019年由于大棚房整治,休闲农业发展深受困扰,2020年初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行业发展更是雪上加霜,致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倍感迷茫,有的农庄甚至面临倒闭风险。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在疫情期间生存下来并成功突围?这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也需要企业通过补足短板,不断创新,来提升生存能力。

timg (5).jpg

  1.回归休闲农业本质,夯实一产根基。

  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拓展,农业产业才是根本,要回归到农业的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产品的有效高质供给功能、农业的生态调节和涵养功能、农业文化和民俗传承功能上来,实现由“重三产”向“重一产”转变。

  疫情期间,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等休闲娱乐活动都将停滞,这对有些只注重休闲娱乐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是致命打击。这些经营主体只侧重于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娱乐教育等方面,把休闲农业的根本给忽视了。而以农业产业作为坚实基础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则可以通过采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稳定生产、调整种植结构,利用优质的农产品供给,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因此,疫情期间,建议以农业产业为依托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在遵守国家疫情管理的规定,按照政府规定的复工复产条件和要求,就近组织无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及无疑似症状的人员恢复农业生产,并为所有人员提供有效保护措施;对于一些用于吸引游客而种植季节性观赏作物的农庄,可适当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适于下半年观赏的植物,或其他经济作物;对于缺乏农业产业支撑或支撑力度较小的经营主体,则建议在疫情期间,认真梳理,充分总结,挖掘适合自身的特色农业,为疫情过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2.提升休闲农业品质,着力二产延伸。

  许多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是生鲜产品,直接面向农家乐、农业园区、休闲农庄的游客,季节性十分突出。而疫情期间,随着休闲活动的停滞,面向游客的原有销售渠道不畅,新的销售渠道尚未建立,造成了生鲜产品过剩,影响更为明显。

  通过农产品加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既能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又能增加产品附加值。因此,疫情期间建议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产品加工的投入力度,依托自身农业特色,研发休闲农产品,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景观化休闲产品的需求;同时,还可以研发顾客农产品加工体验式消费项目,以便疫情过后让游客自己动手制作休闲产品,拓展体验农业,实现农产品的溢价销售。

  3.把握休闲农业实质,突出三产融合。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近年来,无论是中央一号文件,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都在大力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

  湖南省作为最早出台支持休闲农业发展政策的省份,陆续制(修)订发布了《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17-2025)》《休闲农业庄园建设规范》《休闲农业庄园星级评定准则》等规划和标准,较为精准地明确了我省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和管理要求。

  这次疫情对休闲农业经营活动虽然造成了很大影响,但只是短期的,人们对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不会变,休闲农业作为新型业态向前发展的趋势不会变,休闲农业依靠政策、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农业特色、民俗文化、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支撑条件不会变。疫情期间大家可根据休闲农业发展的要素条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将休闲农业与特色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节庆农业、智慧农业等深度融合。

  4.挖掘农业文化特质,增强业态功能。

  休闲农业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而季节性十分明显,且休闲旅游活动多在周末或节假日,淡旺季情况突出,“假日经济”现象明显。建议挖掘农业文化特质,设计内容新颖、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游客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强,在非节假日、旅游淡季都能正常运营的特色项目和文化主题活动,以增强休闲农业的业态功能,提升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生存能力。

  建议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在疫情停业期间,认真思考与梳理,创新性地开发利用当地农业文化遗产或传统村落、民居、农具、博物馆等,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明;利用节庆活动、项目设计、展览展示、名人轶事等多种手段挖掘地方民俗文化,为游客植入文化记忆;塑造自身的文化内涵,借助互联网、手机APP等手段,利用文化元素、品牌符号、品牌形象宣传产业文化,打造文创产品。疫情期间,通过深挖农业文化特质,合理设计特色项目和主题活动,在疫情过后,快速落地并投入运营,实现成功突围。

来源: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处

作者:省农科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研究中心 李卫东 黄国林

初审、一校:余 杏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