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修复技术
1.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植物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从而达到一定的转移和转化目的,可降低污染物危害程度。植物修复技术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它造成的二次污染较小,其次,它不会破坏土壤的生态环境,且花费的成本较低。植物提取和挥发是植物修复的主要方式,此外根系过滤和植物固化也是重要的植物修复方法。植物提取技术是利用那些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较强的植物吸收并转运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比如十字花科类植物等。植物挥发是一种通过植物的生理机能将受到污染土壤中的易挥发重金属挥发至大气中,从而达到挥发砷和汞等重金属的目的,此方法具有易导致二次污染的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植物固化则是一种通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物质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转化,并使其成为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一种植物修复方法,它能够使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风险降低。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降低的方法,因为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能够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进行富集、吸收甚至氧化还原,能够达到一定的修复目的。比如,蓝细菌、部分藻类和硫酸还原菌等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糖类物质,而这些糖类物质能够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革兰氏阳性菌也具有类似的作用,它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镍、铅等元素。此外,一些异养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作用,它们的这一作用能够使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价态发生改变,从而达到一定的降低毒性的目的,实现土壤修复。
3.动物修复
动物修复是指它利用鼠类和蚯蚓等动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一定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目的。比如蚯蚓,它具有一定的富集土壤有机物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分解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着一定的钝化作用。
二、物理修复技术
是一种利用各种物理手段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分离或者除去的方法。比如,可以使用淋洗液将土壤中的固相重金属进行转移,使其被转移到土壤中的液相中,然后再通过沉淀或者络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富集处理,最后再过滤并除去富集液中的重金属沉淀;也可以将电极插入固液相的土壤中,通过重金属导电的特性使其在电场的作用下被移出土壤。
三、化学修复技术
1.原位钝化修复技术
原位钝化修复具有修复和生产同时进行的优点,提高了土壤利用率,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原位钝化修复技术有效利用了重金属污染物的特性,将特定的重金属稳定剂加入,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在沉淀反应、矿化作用、分子键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作用下发生形态的改变,进而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从而达到一定的土壤修复目的。
2.土壤洗脱修复技术
土壤洗脱修复是一种把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洗脱剂洗脱出来的技术,它对镉和铅有很好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