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笔者走进桑植县桥自弯镇松柏村采访,只见200亩苎麻田翻滚着绿浪,杨才军站在田埂上,看着工人们弯腰收割麻秆——这是他2018年返乡创业后,带领乡亲们发展的新产业。
“苎麻的收获期从6月持续到11月,一年能收三季。”杨才军拾起一根刚收割的麻秆介绍道。这位张家界湘绿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早年间在沿海地区打拼小有成就,却始终惦记着让家乡土地“生金”。2018年,他回到老家松柏村,流转土地种植木瓜等木本药材,开启了农业创业之路。
3年前,杨才军看准苎麻种植难度低、管理简便、一次种植可多年收获等优势,将这一特色作物引进松柏村。得益于该村温和的气候条件及适宜的昼夜温差,产出的苎麻纤维品质出众,成为高端纺织品的“抢手货”。“目前,100公斤湿苎麻能加工出约24公斤优质干麻,干麻的收购价达16元/公斤,经济效益可观。”杨才军言语中满是欣喜。
在创业过程中,杨才军不断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将实用智慧融入生产的各个环节。“传统打剥机太笨重,下田搬运困难,我就自己琢磨着改。”杨才军给机器装上自制车轮,让它能轻松在田间移动。晾晒场上整齐排列的架子也是他的改良成果——这些创新之举让苎麻加工效率大幅提升。
同时,杨才军还积极发展“订单经济”,凭借苎麻的过硬品质,赢得湖北省一家知名纺织企业的信赖,双方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销路无忧。
晾晒场上,村民赵双友正忙着整理苎麻纤维。“除了基础工资,我们还按工作量拿提成,多劳多得。”他甩了甩手上的麻屑说道。在杨才军的基地里,像赵双友这样的临时务工人员,农忙时节能有70多人,每年发放劳务工资超过50万元。
“我计划在桑植县乃至张家界地区种植苎麻3万~5万亩,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为老百姓创造更广阔的就业机会。”谈起发展规划,杨才军坚定地说道。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