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刘非景盘活祖宅 凭时令菜引客来

2025-04-16 12:04 作者: 张玲 来源: 8150 次阅读

从浏阳城区出发,沿着“湖南最美乡村公路”荷文公路前行,便能抵达中和镇长安村。暮春时节,在这个宁静的村落里,有一处清幽庭院,春光在此汇聚,流水潺潺,青苔覆地,郁金香竞相绽放,引得行人驻足流连。

10年前,“90后”刘非景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创业。他将祖宅翻新,打造成庭院式主题餐厅——留园家宴。秉持“适时而食,不时不食”的饮食理念,刘非景紧扣二十四节气推出一系列特色菜品,走出一条别具一格的餐饮路线。

眼下正是赏春光、品春食的好时节。“老板,我想再追加2000个青团。”不久前,刘非景接到老顾客的追加订单。

民间常用荠菜、泥胡菜、鼠曲草等野菜制作青团,其中以艾叶青团最为常见。“这个时候的艾叶特别鲜嫩。”刘非景介绍说,立春过后,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便长满了艾草,茎嫩叶青,生机盎然。

摘完艾叶,刘非景先在泉水中揉搓洗净,随后将艾叶煮沸、过滤,再加入糯米粉和清水不断揉制,直至和成面团。他在传统青团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做成糕点形状,用模具压制出精美花纹,出锅时再刷上一层油,青团宛如艺术品般晶莹剔透。食客赖先生称赞道:“原料新鲜,分量十足,口感扎实细腻,香味清新悠长。”

除了艾叶青团,香椿煎蛋、藠头炒腊肉、猪油蒸小笋、野胡葱炒蚕豆等一道道满是春天味道的佳肴,让食客们大饱口福。2016年,刘非景的父母加入餐厅掌勺,为餐厅增添了“家的味道”。在他们看来,为家人烹饪绿色健康的菜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把食客当作家人对待,“适时而食,不时不食” 的理念也逐渐成为餐厅的经营核心。

所谓“时食”,即吃时令菜,享受当下天然绿色的食品。为了更好地践行“时食”理念,刘非景虚心向当地老村民请教,深切领悟中国饮食文化与二十四节气的紧密联系。比如,田间的“草籽”刚冒头时清新甘甜,但10余日后抽薹长高,便酸涩难咽;荠菜一过“三月三”就开花变老,只能用来煮水煮蛋。因此,把握时令菜的时效性和本土性,成为刘非景践行“时食”理念的关键。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刘非景对时令菜的理解愈发深刻,发掘的菜品也越来越多样。他和父亲甚至远赴江西寻觅鸡冠花“老种子”,用其炖出的鸡汤味美鲜甜。餐厅也没有固定菜单,而是根据当下的食材供应情况让食客现场点单。

“以二十四节气为基础打造时令菜,非常有特色。”中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年来,刘非景与众多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帮助农户打开了农产品销路,也让游客领略到时令菜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