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葡萄架下菌菇肥

2025-04-01 11:34 作者: 曾玉英 来源: 11682 次阅读

仲春时节,笔者在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果香居农业生态园内看到,高高的葡萄架下铺了一层厚厚的秸秆,而秸秆上长满了酒红色的“小圆伞”,这就是该生态园今年首次试种的食用菌——赤松茸。

据了解,这批赤松茸是2024年年底种下去的,今年2月开始上市,现在每亩每天出菇约50公斤。由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赤松茸大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新鲜度有明显的区别,现采现送的价格能卖到每公斤30元,很受本地消费者欢迎。

“我们采用葡萄架下套种赤松茸的模式,一亩地的葡萄可以收入3万元左右,赤松茸还可以赚万把块钱,达到了一棚双收的效果。”该生态园负责人张茂春介绍。

张茂春是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人,2020年,他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白鹤山社区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葡萄、梨子、青柚、草莓、白玉枇杷等水果。2024年上半年,他在外考察时得知赤松茸市场行情不错,种植难度也不高,便萌生了葡萄架下套种赤松茸的想法。2024年11月,他买来菌种,利用从农户家回收的秸秆,种起了赤松茸。

葡萄架下套种赤松茸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葡萄收获之后的空档期,巧打时间差,将农作物的秸秆粉碎作为原料,平铺在葡萄架下,将菌种植入其内,秸秆在温室条件下腐化成为赤松茸生长的养分,待到气温升高,赤松茸收获完毕又会“让位”给葡萄生长。这样不仅空闲的葡萄大棚被重复利用,在种菇过程中,秸秆会逐渐分解成有机质,栽培赤松茸的废料还田之后,能修复土壤并提高肥力,利于葡萄生长结果,从而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