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南县浪拔湖镇陈家岭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整洁的道路和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稻田,春意扑面而来。在村委旁边的生产车间里,村民赵生宏正专注地擦拭着生产设备,动作细致而娴熟。“马上要开工了,3月得交付100箱2吨成品油给广州的客户。”他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说。
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陈家岭村难以实现大面积土地流转。多数村民只能以种植油菜、水稻为生,村集体经济发展陷入瓶颈。
转机始于一位在外打拼的能人——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赵密升。一次回乡探亲时,赵密升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深入交流,了解到村里的困境后,他毅然捐赠了一条全自动榨油生产线。
为了充分发挥这条生产线的作用,陈家岭村成立了榨油厂,并聘请赵生宏负责生产管理。村里以每公斤5.6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收购油菜籽。村民们还可以选择以100公斤菜籽兑换35公斤成品油的方式,将油带回家,或者用菜饼抵扣加工费。
为了确保菜籽油的品质,陈家岭村推行订单式油菜种植模式,统一提供油菜苗和技术支持,培育1200亩优质油菜地,全村有60多户村民响应。赵密升还帮助村里联系了广州的客户,实现年均2.5万公斤成品油的稳定供应,为村里的油菜产业打开了市场。去年,该村收获8.5万公斤油菜籽,村集体经济增收超过10万元。
智能化生产线的引入,不仅解决了村民榨油难的问题,更为陈家岭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村民们对种植生产的热情日益高涨。2023年,正值一季稻即将播种的关键时期,却因季节性缺水导致土地干旱,村民们束手无策。赵密升再次伸出援手,捐赠30万元打了16口水井,并组建了3条全自动智能稻谷烘干生产线,还有1条大米全自动加工生产线。3条稻谷烘干生产线日烘干量达90吨,极大地提升了水稻的生产效率。
现在,陈家岭村创立了“陈家岭”菜籽油、“陈家岭”大米等品牌,并将村委门口的3处闲置地改建成厂房,用于储存菜籽和稻谷,按需按月批量生产,确保产品的新鲜度。目前,该村的菜籽油和大米不仅畅销市内,还销往长沙、邵阳等地区。
智能化生产线的引入,让这个曾经沉寂的村庄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个个乐开了花,陈立兵便是其中之一。因爱人长年患病,加之自己有腰椎问题,陈立兵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生活较为困难。“有了油厂后,我自己种植了40亩油菜和稻谷,闲暇时还能在村里打打零工,一年下来有4万多元收入。”他笑道。
如今,陈家岭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集体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2024年,仅油菜和水稻两项产业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过30万元。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