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清晨,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小康村大闸蟹养殖基地的池塘内,小螃蟹四处游走。小康村养殖技术负责人王秉昌捞了一网蟹苗上来,2024年撒下的蟹苗,如今已长到鸡蛋黄大小。“一年中最难熬的冬天过去了,你们现在安全了。”手捧着差不多1岁的本地蟹苗,王秉昌满怀期待,“今年秋天,螃蟹丰收的可能性很大!”
近年来,大通湖区探索实施“水草+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小康村因养蟹技术较为成熟、养殖面积相对集中,率先试点。在上海海洋大学王春教授的指导下,2024年该村的大闸蟹产量达到了3.5万公斤,产值约700万元。随着大通湖区大闸蟹产业园的成立,河坝镇大闸蟹养殖面积进一步增加,综合效益也逐步提升。
尝到甜头的蟹农,深刻理解了“好水才能出好蟹,好蟹才有好前程”的含义。工作人员操作池塘增氧机,确保水体氧气充足、水质达标,同时对养殖尾水进行三级净化处理,实现零排放或循环利用,杜绝污水外排。
为了保障大闸蟹的品质,河坝镇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养殖,从亲本遴选、大眼幼体繁育、蟹种培育、成蟹养殖等全产业链精耕细作,最大限度确保螃蟹质量优良。大闸蟹产业园内聚集了6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指导养殖户加强生产经营,提升产品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大通湖区大闸蟹产业园发展势头良好,现有高标准成蟹养殖面积4400亩、蟹苗培育面积200亩,可年产成蟹25万公斤、蟹苗2万公斤。2024年,产业园总销售额超5000万元,帮助周边养殖户销售大闸蟹销售额超300万元,平均每公斤售价高于市场价40元,带动养蟹户户均增收上万元。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