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柑橘有非常古老的历史,4000多年前就开始栽培。最原始的柑橘叫莽山野橘,来自郴州宜章。”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在《开讲啦》的舞台上,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柑橘的魅力,“世界上3颗柑橘,有1颗就是中国生产的。”
中国柑橘的历史以及在世界柑橘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无不彰显着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产业生命力,那一颗颗承载着千年时光的柑橘,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不禁让人想一探究竟。笔者跟随邓秀新院士的脚步,探寻郴州柑橘的特色密码。
好山好水好柑橘
郴州是中国柑橘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脐橙最适宜栽培区、宽皮柑橘适宜栽培区。宜章脐橙、永兴冰糖橙、东江湖蜜桔、临武柚……全市99.87万亩的柑橘种植面积,年产量78.4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80亿元,多品类柑橘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郴州以山丘地貌为主,土壤呈略酸性,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透气、保水、保肥,富含有机质及锌硫碘硒等元素,十分适宜柑橘生长。”郴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傅景龙介绍,全年1500小时左右的日照时数,17.4℃的平均气温,“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种小气候类型的立体分布,成就了天然的郴州柑橘黄金走廊,孕育了郴州柑橘的独特品质。
“我们郴州的柑橘种类很多,各有特点。宜章脐橙表皮橙红、甜酸适度、香气浓郁、脆嫩多汁,永兴冰糖橙甜润爽口,东江湖蜜桔无核多汁,临武柚风味浓郁,每种都好吃。”宜章县果农王从发说。
多管齐下促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打造柑橘等十大优势特色千亿产业。2022年10月,郴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三百工程”,力争到2025年实现百万亩橘园、百万吨产量、百亿元产值。宜章、永兴、资兴、临武等柑橘主产县市先后编制柑橘产业发展规划,省、市、县齐心协力打造优势特色柑橘产业。
好柑橘离不开好苗木。郴州现有6个高标准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同时创新育苗供苗机制,推行订单繁育和专项补贴供苗模式。柑橘种植遍及郴州全域,全市千亩连片种植基地71个,5000亩连片种植基地5个,万亩连片种植基地4个。宜章县、永兴县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邓秀新、周常勇、邓子牛……一位位现代柑橘领军人物在郴州这片热土上潜心研究,守正创新,不断优化,培育出“橙靓、脆嫩、沁甜、清香”的郴州柑橘特定品质。专家工作站、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湘南脐橙试验站、省农科院郴州分院、东江湖果茶研究所……一个个科研机构助力郴州柑橘高质量发展。“市政府组建南岭柑橘研究院,对全域柑橘产业进行从‘田头’到‘舌头’的科技产业升级,以更高水平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郴州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李绍萍介绍道。
品质品味塑品牌
新年前夕,永兴县黄泥镇万亩冰糖橙标准化示范基地里,一颗颗色泽鲜艳的冰糖橙挂满枝头,宛如一盏盏点亮冬日的小灯笼。“我们冰糖橙的品质非常好,甜蜜、无渣,这些树上的果子早就被订购了,过两天全部采摘发货后就准备过年了。”果农王兴林乐呵呵地说。
采摘下树的永兴冰糖橙直接被送到分拣中心,随着分拣线的运转,永兴冰糖橙的大小、重量以及糖度等各项指标逐一被精准检测和区分,再按照不同的规格分类,贴上标签,套上保护网套,装入果箱,就可以走进千家万户。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十佳柑橘地标品牌,永兴冰糖橙以其冰糖般的甜蜜口感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在不远的资兴市,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东江湖蜜桔已经采摘完毕,果农廖斌正在果园里进行冬季护理。回想起2024年10月的采摘盛况,廖斌用“丰收”一词概括了一年的辛苦与收获。
“今年的农交会上,东江湖蜜桔在众多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李绍萍介绍,东江湖蜜桔轻轻一咬就融化,完全没有渣,并且口感清甜。以宜章脐橙、永兴冰糖橙、东江湖蜜桔等为代表,将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超市和中高收入群体作为目标市场,郴州树立了“绿色营养、丰富多样、品质上乘”的柑橘品牌形象。全市现有柑橘专业合作组织和企业723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柑橘产业从业人员15万人。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