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景区游步道上多留孔洞,孔洞周围一定要有树枝或石块等,这样就能够方便莽山烙铁头蛇上下通行。”近日,在宜章县溶家洞国有林场管辖的莽山五指峰景区金鞭揽胜景点,从事蛇类研究多年的陈远辉正会同林场和景区相关工作人员,为莽山烙铁头蛇规划一条全新的“绿色”迁移通道。林场在景区为蛇类开辟迁移通道的做法,这在全省尚属首次。
近年来,随着林场的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大,莽山烙铁头蛇的保护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根据陈远辉的一些设想,宜章县溶家洞国有林场与中南林科大等相关院校专家教授合作,在充分吸纳野生动物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建议后,实施野生动物迁移通道建设的设想很快付诸行动。
在宜章县溶家洞国有林场进场公路上,一条专门为莽山烙铁头蛇设立的“绿色”迁移通道已经初具雏形。通道设立在公路旁有水源的阴暗潮湿处,整体设计呈“T”字形,上部左右两端各有一个水池,水池在自然生态环境下可以储水和繁殖蛙类等,中央连接着一根涵管,涵管穿过地面到达公路的另一端,两端通过石块或树枝为蛇类通行提供支撑,这样就避免了莽山烙铁头蛇穿过路面时受到人为伤害。
总面积3.9万余亩的宜章县溶家洞国有林场,栖息着莽山烙铁头蛇等5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4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观察这些野生动物,该林场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在相应的地段设置了野生动物迁移通道25处,帮助野生动物顺利完成迁移,尽量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