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创二代”临危接棒,以“新”破局

2025-01-15 12:09 作者: 王俊智 来源: 5388 次阅读

澧县甘溪滩镇马溪村的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但因长期处于零散粗放模式,种植效益不高。这一切,随着游婕返乡而改变。

2017年,游的父亲牵头打造了马踏溪中药材特色产业园,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抱团发展以石菖蒲为主的中药材产业。

2020年7月,产业园即将迎来采收期,却遭遇了特大洪水。基地里种植的2000多亩中药材几乎被冲毁殆尽,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彼时,游还在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任职,颇受领导赏识。在和父亲深度沟通后,游做出一个决定——辞职,返乡创业。“如果产业园不做下去,不是一个人的损失而是整个村子的损失。”她将自己在长沙的房产抵押贷款200多万元,并在家人的帮助下筹集了50余万元资金,返回家乡重建产业园。

回村后,游第一时间向村民们发放了劳务工资,将大家的心再次聚在一起。伴随着基地逐渐恢复建设,她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年轻的团队,吸取了此前的教训,从基地管理、公司运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我们通过推行‘林—药—鸡’‘粮—药—鸡’立体种养模式,挖掘土地潜力,让老百姓当年就能够有收入,缓解中药材多年生的问题。”游介绍说,同时推行农户承包责任制,实行片区责任制/大户投工分成/小户投工计酬/投资承包分红农户出资承包、合作社做培管的联农带农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营销模式上,游注册了“福之溪”品牌,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帮助当地老百姓销售土特产。3年多时间共上线100多种农产品,合作供应商140多家,销售额近300万元。

经过多年积累,目前产业园已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5200亩,主打石菖蒲、枳壳、葛根等品种,并带动1000多户农户自发种植中药材2000多亩。同时,公司还搭建了从前期选址规划、工程配套设计、优质驯化种苗、标准化种植技术服务到产品回收全流程技术服务体系,服务面积达3000亩以上。

而今,游也将视线投向更长远的目标。立足澧县独具特色的人文底蕴与自然条件,她正在谋划整合农、文、旅资源,在当地建设中药材特色小镇,打造集红色文化引领、民俗文化传承、山地休闲度假、农事观光体验、生态艺术文创于一体的省域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