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位于汝城县井坡镇大村村的汝城县欧氏山之稻种养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内,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一排排白菜薹翠绿欲滴、长势喜人,村民们三三两两分工协作,忙着采摘、装箱、搬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该村利用育秧大棚空闲期种植蔬菜,变“冬闲棚”为“增收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前冬闲没事做,要出远门务工;今年在家门口的大棚里干活,从养护到采摘期间,每个月也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朱大娘一边摘菜一边说道。
井坡镇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晚稻移栽后,看着这么多育秧设施5个多月“苗去棚空”,该镇农业服务综合中心副主任黄茂根积极对接上级部门,邀请科技特派员到大村村先行先试,开展蔬菜种苗选育、水肥管理等技术服务,提升大棚再利用综合生产能力。
“我们有育秧大棚41亩,现在利用5个月的大棚空置期种植蔬菜,预计将为合作社增收16万余元,还能带动周边20余人就近务工。”合作社负责人欧文清介绍,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大棚内的滴灌、保温等设施,实现“早晚稻秧苗+蔬菜”套种模式,既降低管护成本,又提高种植效益,增加村民收入,让育秧大棚物尽其用。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