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小香菇撑起农户“致富伞”

2024-12-24 17:39 作者: 李保 来源: 10264 次阅读

虽已进入寒冬时节,沅江市胭脂湖街道杨梅山村村民周珍的香菇种植基地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12月13日,在杨梅山村,笔者走进沅江市浩江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香菇种植大棚,只见菌棒整齐排列,大大小小的香菇争先恐后地从菌棒里钻了出来,一股淡淡的菌香扑鼻而来。

周珍正带领几名员工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她一边采摘一边告诉笔者:“今天刚卖了800公斤鲜菇,我们种的香菇品质好,不愁卖。”

周珍是土生土长的杨梅山村人。以前,周珍一家种过橘子,也种过西瓜,但由于一无技术,二无资金,收入并不理想,一家人生活得比较困难。2014年,周珍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沅江市财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进入杨梅山村,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在工作队的指导下,周珍原计划建一家生猪养殖场,但由于这里靠近浩江湖,不符合环保政策。经过多方调研和认证后,结合自身实际,她最终选择了香菇种植项目。

在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她在租来的田地上搭建起3个香菇种植大棚,种了5000棒菌棒;又请来一位香菇种植技术员,教自己如何制作菌棒、大棚如何控温、香菇长成后如何采摘等一整套种植和管理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周珍种植的香菇喜获丰收,收入数万元,她家实现了脱贫摘帽。

2017年,周珍发起成立了沅江市浩江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但技术员却在此时离开了,夫妻俩开始独立种植。周珍回忆说:“因为技术不过关,香菇种植出现了烂棒、菌棒出菇率低、香菇个头太小等问题,加上合作社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那一年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数万元。”

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周珍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农业科技知识,多次到衡阳的香菇种植基地学习和参观,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的种植技术。从2018年开始,合作社以每年递增1万棒的速度种植香菇,并和34户农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2023年,合作社种植香菇6万棒,年纯收入20多万元。此外,合作社还建立了菌棒生产基地,每年可为菇农供应优质菌棒10万棒。

如今的周珍,不仅自己致富,农忙时还聘用农户来基地工作。在合作社从事制棒工作的吴美云兴奋地对笔者说:“我在这里每天有120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在她的带动下,周边十几户脱贫户的日子也渐渐红火起来。

时下,这位干劲十足的“菇姐”周珍,正在琢磨着延长产业链,将香菇加工成香菇辣酱等产品,让更多人品尝到高品质的浩江湖香菇。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