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成后,可改善闸址河两岸村庄水生态环境,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增加农田灌溉面积1.1万亩。”近日,在武冈市马坪乡田塘村红光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现场,项目负责人金西峰向笔者介绍道。
武冈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区域内水资源不均衡等特征明显。近年来,武冈市利用国债资金,大力推进中小型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和防洪堤建设,让“汛期无洪灾、旱期无旱情”的目标逐步成为百姓可感可及的现实。
为保障城乡居民“有水喝”“喝好水”,武冈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发展,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撬动社会资本8.7亿元,建成日产万吨以上规模化水厂4座。同时,全市整合涉农资金2.4亿元,建成人安饮水项目1200余处;落实专项债券投资1.44亿元,实施乡镇11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提质改造及管网延伸。目前,全市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规模化水厂供水覆盖97.5%的农村人口,历史性解决了41个季节性缺水村的饮水难题。
聚焦农村水源保障、灌溉能力提升和山洪灾害防御等问题,武冈市成功将红光水闸、红旗泵水闸等14座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威溪水库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及1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申报为增发特别国债项目,今年共争取国债项目资金6.043亿元。“项目完成后,将发挥蓄水灌溉作用,新增灌溉面积19万余亩,防洪保护覆盖30万余人。”武冈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为保障全域“水质好”,武冈市精心编制了《赧水河生态综合整治规划》和新一轮“一河一策一档”,累计投入11.5亿元铺设城区及建制镇雨污管网174.21公里,投入资金2亿余元建成投用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11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常年达Ⅱ类以上标准,赧水邓元泰渡头河段、龙溪河黄泥河段获湖南省“美丽河湖”称号。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